材料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黄丰
4月20日至21日,我校春季工作会议在珠海校区召开。本次会议以“人才培养、立德树人”为主题,旨在凝聚广大师生的智慧和共识,坚定不移地推进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奋力开创学校本科教育新局面,为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懈努力。罗俊校长在大会主题报告中深刻阐述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深入分析了我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新时期加强学校立德树人工作,提出实施铸魂、固本、强基、提效四项工程做出了明确部署。陈春声书记在《层层压实责任 聚力立德树人》的总结讲话中,从深化责任意识、完善责任链条、推进责任落实等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如何层层压实责任,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此外,林东伟副书记、李善民副校长、余敏斌副书记、王雪华副校长、杨建林主任和童叶翔教授等6位报告人从纪律保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党建育人、师资队伍建设、管理育人、教学科研实践等方面围绕春季工作会议“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主题作了专题发言。
参加此次会议让我收获颇丰,着实感受到学校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对本科教育的重视。作为深圳校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展新工科和医学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学院一直以建设国际一流工科学院为目标,致力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突出专业技能、高度创新精神和宽广国际视野的学术精英和行业领袖。教学上采用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秉承“理化兼修”的理念,全面系统地培养具有“全学科”背景的材料科学创新人才。科研上采用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主、自由科学前沿探索为辅的指导思想来办院,努力打造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学院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旨,各项工作紧张有序的开展,具体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打造特色学科,建立全学科背景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未来规划将主要针对国家实施南海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重大需求,分阶段逐步拓展战略性电子与光学材料、极端条件先进结构材料、材料服役、防护与失效、材料制造与新技术、计算材料学与基因组、智能与新概念功能材料等学科方向,形成具有明显学科特色、优良发展态势和服务于珠三角产业升级的区位优势的学院。
学院在本科教学和培养计划上,全面围绕新工科建设的特点,充分意识到当前材料类工科培养人才知识面较窄,过分专注原有单一学科的能力培训,而忽略创新精神和全学科知识背景的培养现状,为此,我们提出了按照“理化兼修、科教融合、本硕打通”的培养观念,来构建一个面向交叉型新工科和理科衍生新工科的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具体拟进行如下课程体系改革:首先,在本科阶段,材料大类学生不按学科专业区分为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等进行分别培养,以期让材料类本科生具备系统全面的材料学“全科”知识;其次,改革课程体系,实行通识教育、理化兼修教育和科教融合本硕打通教育的分阶段课程设计。
二、加快师资队伍的引进与培养,平稳推进教学与科研发展
学院这两年完全根据学科建设需求来制定人才引进规划,严格按照规划执行以建设大团队制研究型学院为目标确定引进任务。提出了以行业领军人才领衔、国家级人才为学科方向带头人、其他优秀人才为科研骨干、专职科研和博士后为科研主体的四级人才引进体系。同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学院直属党支部在人才引进、职称晋升、校内调动环节做好师德考评,以及政审和后勤服务,形成良好人才引进机制。以党建为抓手,构建学院和谐文化,确保学院稳定、快速发展。
抓好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建立完善新入职教师助教及试讲制度,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保证用教学最优秀的教师来培养学生;同时,做好骨干教师的培养以及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工作,创造条件帮助骨干教师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较明显的科研成果,提高学术水平,努力争取并逐步做到学科梯队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化。
若要树人德,先要立己德。本次春季工作会议让全校师生明确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努力方向。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院师生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以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宗旨,以“育人、育心、育魂”为目标,以“铸魂、固本、强基、提效”四项工程为方向,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更加优秀的全学科背景材料类新型人才,为社会输送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突出专业技能、高度创新精神和宽广国际视野的材料领域学术精英和行业领袖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