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山大学学报新一届编委会成立大会举行

稿件来源:学报编辑部 作者:学报编辑部 编辑:刘天罡 发布日期:2019-06-07 阅读量:

6月3日上午,中山大学学报新一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怀士堂举行。校党委书记陈春声,校长罗俊,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锐,校领导李善民、余敏斌、肖海鹏、王雪华,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黎孟枫及编委代表近80人与学报编辑部全体员工出席了会议。

新一届编委会全体成员合影

学报编辑部主任彭玉平首先介绍新一届编委会的产生过程:学报编辑部及下设的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医学版在2018年底完成了新一届主编、副主编换届,随即展开了新一届编委会委员的遴选工作。三版编委由学报编辑部提出初步名单,经报请学校审核通过后调整,最终确定名单。其中社会科学版编委18人,自然科学版编委42人,医学版顾问委员27人、专家委员80人。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分设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各一人。新的编委会结合了老中青的优秀学者,既沉淀了雄厚的学术资源,又焕发出蓬勃的学术力量。

罗俊校长祝贺新一届编委会的成立。他指出,在学校强力实施“十三五”规划、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踏实进行“三大建设”、稳步跻身国内“第一方阵”的新时期,学报必须站在学校事业发展的高度,制定新标准,设计新蓝图,积极开拓办刊思路。学报编委会和编辑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学校发展大局;提高学术站位,推进学术创新发展;提高责任站位,坚持正确导向和学术道德。他寄望于编委和编辑以高质量的办刊成果,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高锐院士代表编委发言。他结合国内外优秀学术刊物办刊经验,对学报如何提高影响力,抢占学术交流先机,开创学术高地品牌发表了看法。他建议密切联系学术界,掌握学术动态,约请影响力较大的名家及时撰写并快速推出学术界急需的论文;建立高质高效的专家群,加大组稿、审稿力度,提高论文发表质量;重视国际融合,加强、加快、拓宽、优化国际交流的方式、方法。

陈春声书记作了总结发言。他认为,目前学校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阶段,学报承担的使命要及时作出调整和变化。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刊物,学报要坚持探索精神,努力反映中国优秀学术传统和现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面对新的使命和挑战,必须融合视野,开门办刊,提高质量,助力提高中国学术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并努力建立中国自己的学术评价体系。

会上,陈春声书记、罗俊校长为到会的近80位编委颁发了编委聘书。在学校的关心与扶持下,在新一届编委的鼎力支持下,中山大学学报将严格坚守学术底线,努力追求学术的高度与精度,全面展现学术中大的风采。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