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春季工作会议▪落实篇】服务立德树人 打造高校出版新业态

——出版社贯彻落实2019年春季工作会精神的思路与举措

稿件来源:出版社 作者:出版社 编辑:郝俊 发布日期:2019-05-28 阅读量:

为及时贯彻落实我校2019年春季工作会精神,出版社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内涵,深入领会罗俊校长《以立德为根本 以树人为核心——共创一流本科教育工作新局面》的主题报告和陈春声书记《层层压实责任,聚力立德树人》的总结讲话,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重点就如何发挥高校出版作用,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进行讨论,提出思路与举措。

一、以春季工作会为指引优化企业发展目标原则

通过研讨,大家认为学校春季工作会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立德”是根本、“树人”为核心。作为大学出版社,根本宗旨就是为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高提供支撑,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发挥积极作用,在“三全育人”中做出贡献。出版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窗口”,既要一如既往坚持大学办学的初心、牢记大学根本使命;又要与时俱进,根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步走”战略,在推进“十三五”任务和谋划“十四五”发展思路关键节点,进一步审视工作目标定位,努力以一流的出版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落实会议精神须契合“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构建德育与智育、学科与专业建设、第一和第二课堂、教学科研、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五个融合”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为引导学生回归学业、教师回归学术与育人工作创造条件,塑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就要求在工作发展中注意把握好三方面原则:首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面对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思想,围绕国家方针政策与学校部署,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发挥图书出版正确舆论导向、文化传播和思想引领作用。其次,培育立德树人品牌优势。用发展的眼光支撑教学科研,凝练工作目标、凸显特色,以培育出版研究型大学的高水平教材和学术著作为主体,布局有长久竞争力的图书产品结构和产品线。再者,树立科教融合特色优势。发挥我校学科门类较齐全,有一批重点学科的优势,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思路把学者资源和学术成果转化为优质的出版资源,培育、催化重点科研成果和出版有较大影响与鲜明特色的系列教材,以先进成果反哺本科教学;在培育前沿成果和推动出版的过程中,也实现对教师团队与各层次人才的培养,不仅立足学校、面向全国,而且还要走向世界。

二、落实春季工作会精神的主要思路

当前是我校加速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关键时期,出版社贯彻春季工作会精神的主要思路是凝聚共识,立足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塑造“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服务”的人才,推进好“铸魂、固本、强基、提效”四大工程,提升政治站位和认识水平,夯实质量意识和品牌战略,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和内控体系建设,深化责任意识、完善责任链条、推进责任落实,服务学校新时期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体系科学性、完备性、竞争性的建设要求。

(一)回归育人之本:促铸魂、强基工程走深走实

积极参与大思政工作,守住意识形态阵地。落实“六个下功夫”的总体要求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服务第一课堂主渠道建设,坚持和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组织编写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我校优良办学传统与红色基因的出版物,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课堂,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得益彰;在哲学社科教材和专著编写中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努力建设中国风范的学术、学科和话语体系,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支撑校园文化建设。以书店为载体,鼓励学生阅读,促进第一、第二课堂及德育、智育融合等,引导学生通过品读经典优化知识结构、启迪智慧、促进心灵成长和精神升华,提升能力、涵养气质;展示中山大学作者编著和体现各历史时期学校办学发展的图书,尤其挖掘、抢救珍贵的历史文献与文化遗产、传承伟人志业与红色传统,体现前辈学者学术思想、治学理念,描绘我校人文和校园景观、凸显厚重校园文化底蕴的精品佳作。

出版立体化教材,促进人才培养体系重塑。发挥学科专业的教育科研优势,规划建立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具有专业脸谱特征的“核心课”、“提升课”的特色教材编写体系;策划编写能体现教育教学体系创新和反映时代特征的精品教材,为教改提供支撑。

(二)推动“双一流”建设:向固本、提效工程要质量

服务“立教之本”,助力教师学术成长。通过出版激励教师编撰高质量的教材、专著,促进教学学术水平提高。除出版知名教授学者的优秀著作,也关注正在成长的中青年教师,及时发现扶植人才和孵化成果,助力师资团队建设和优秀著作早日问世。

统筹规划与推动实施,实施“提效工程”。一方面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高度开展选题策划与产品线建设,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加强与学术研究平台和教学基地的联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与中心工作,突出思想引领与学术创新,加强、壮大优质主题出版和专业出版,从学术出版的角度推动大学教育教学与学科建设同国家发展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也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和手段,努力提升经济效益,促进大学优质资产保值增值。

三、落实春季工作会精神的措施保障

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落实政治把关责任,加强基层党组织模范带头作用,压实党组织的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带动全体员工更忠诚、真诚、坦诚地承担起“立德树人”历史责任,服务卓越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建设。

优化顶层设计与系统规划。紧扣新时期学校事业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对优秀选题策划敏感度和前瞻性,促进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在教材出版中强化精品、特色和质量意识,逐步推出思想性强、弘扬民族文化的高质量教材与优势学科特色教材,为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保持较高科学水平,既符合本学科内在规律,又及时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确保教学适用性,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促进全面素质教育。在学术专著出版中,结合大学发展和智库的建设组织策划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孵育学科“高原”和“高峰”、冲击学术制高点的作品,提升学校影响力和竞争力,回馈和推动学校发展。

提升人才生产与创造力。优化绩效考核机制,深挖人力资源潜力,培养讲政治、讲忠诚、讲素养、讲追求,政治立场坚定、专业水平高的出版和管理人才,尤其要锤炼一支视野开阔、战斗力强的编辑队伍。

建设全面流程管理体系。加强制度保障与内控体系建设,严格对接国家行业质量标准,实施编辑出版全流程的质量管控和集目标定额、质量效益和奖惩于一体的综合经营目标责任制,确保责任落实不失位。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三校区五校园的辐射和覆盖。引入融合出版,加强学术教学资讯服务、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打造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师生互动相长、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金课”。

作为学校的直属单位和文化企业,出版社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助力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始终把服务、支撑“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根本与核心的价值取向;努力以高水平出版落实“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要求,努力支撑能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