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春季工作会议▪师生笔谈】落实春季工作会议精神,力争成为卓越老师

稿件来源:光华口腔医学院 作者:徐萌 编辑:郝俊 发布日期:2019-05-24 阅读量:

光华口腔医学院 徐萌

4月20日至21日,我校2019年春季工作会议在珠海校区召开。罗俊校长作了题为《以立德为根本 以树人为核心——共创一流本科教育工作新局面》的大会主题报告。罗俊校长从基层党组织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体系、管理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全面系统阐述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各项举措。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罗俊校长强调,教师要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神圣称号,要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大学办学事业,忠诚于教书育人的使命责任,要着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素养,都做好老师、争做优秀老师、追求当卓越老师。另外,罗俊校长还阐释了“强基工程”的内涵,是指建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要聚焦再塑“五个融合”卓越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性、完备性和竞争性。

作为光华口腔医学院的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师,我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今年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的内容,让我深受启发,结合我的教学工作,我想谈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努力做到“五个融合”,在成为好老师后,争做优秀老师,追求当卓越老师。

成为好老师

在今年学校春季工作会议上,罗俊校长提出,好老师应多花时间在备课与讲解,与学生面对面。我把这些金玉良言都铭记在心,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努力把以上理念变成现实。

人才培养是好老师的责任,以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对夯实学生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老师作为“耕耘者”,责无旁贷。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要求在显微镜下识别各种组织结构,教学容量大,内容抽象,枯燥难记,因此学生往往学习兴趣不浓。为了更好地开展病理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把临床与教学相结合,做到学科与专业融合。例如讲解黏膜病天疱疮病理变化时,我会先以临床病例作为导入,通过演示临床检查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如通过联想和比喻法,进行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在讲解釉板的时候,我会让同学们联想到木板上的裂纹,指出釉板是龋病致病菌侵入的途径,联系口腔预防医学知识点,配合局部涂覆的操作视频,釉板可以通过局部涂氟再矿化,起到预防龋病的效果。

“崇教厚德,为人师表”,打基础不仅在专业知识,更在于三观的塑造。在学生面前,我们应该既是“经师”,传授知识;又是“人师”,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与学生面对面,除了教授口腔病理学的知识,通过言传身教,我也努力让学生领略医学研究的魅力,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容不得半点马虎,需逐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因深知重任在肩,我丝毫不敢松懈,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自己最神圣的职责,把学科与专业融合、德育与智育融合,认真引导学生走好学术路、人生路。

争做优秀老师

罗俊校长提出,优秀的老师应花心思研究教学与学生心理,享受教师育人,把教学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著名教育学家钱伟长先生指出,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学,没有灵魂的教学。教学和科研存在互动关系,互为基础。好的老师能够把学生带到科学研究的最前沿,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利用课堂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我进行了有计划的创新教学,充分利用学院为我们搭建的平台——光华创新人才计划,引导学生从本科理论和实验教学中发现科学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例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现在常用的牙齿磨片难以观察到清晰的牙齿硬体组织,查阅资料发现,目前国内制作牙磨片的方法危险、繁琐,做一张磨片要花5-6个小时,于是,我所指导的本科创新小组的同学自行设计和研制了牙磨片切割机,该切割机已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与现存方法相比,自主研发的牙磨片制作新工艺使牙体利用率提高2—3倍,制片时间缩短4—5倍,成本下降约20倍,所制作的牙磨片显示牙体组织的效果达到或超过现有指标,完全满足本科教学需要。

在得到100余张清晰度高、结构典型、制作精细的牙磨片后,我们发现牙磨片的使用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能在配有显微镜的教室和实验课时使用,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于是创新小组的同学用Motic数码系统采集各个牙位和切面磨片的镜下结构,初步构建了以牙磨片为基础的数字化资源库,有效地解决了牙磨片的稀缺及便携性的问题。该项目作为中山大学唯一的展示项目参加了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牙体结构的学习涉及到牙齿每一个面,而牙磨片始终是一个2D平面,牙齿三维图形的建立对牙体的结构学习至关重要。于是本科创新小组同学创造性地将所得的100余张牙磨片与数字化切片扫描技术及Micro 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建立了广东省首个“3D数字牙”资源库。该资源库包括数字化牙磨片、牙体数字化3D资源、牙磨片图谱和视频,极大地丰富了口腔组织病理本科教学资源,实现了可持续更新,目前该资源库已用于中山大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并向全国口腔院校推广。

在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解决问题,再走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现新问题,这整个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科学研究的热情与能力。为实现光华口腔医学院培养口腔医学临床科学家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们一直把培养具备专业技能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卓越口腔医学人才作为自身追求,把教学与科研相融合,不断推进一流人才队伍的建设。

追求做卓越老师

罗俊校长提出,卓越老师应当具有仁爱之心、大爱之心,把教书育人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看成是人生的乐事。教师这个职业是光荣而神圣的,这要求我们具有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教学中,我心怀关爱,对学生循循善诱,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与帮助;搭建各种平台,启发学生的科研思维,并鼓励他们积极展示自己的才华。新时代有新要求,教学相长,正是同学们对知识的不断渴求,促使我在教学中修炼,也获得了一些荣誉,例如中山大学青年授课大赛一等奖,全国口腔医学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三等奖,光华本科创新教育模范教师,光华教学贡献二等奖,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等奖励。如果说从好老师到优秀老师是进步,那么从优秀老师到卓越老师就是蜕变。

成为卓越老师,是我的终生使命。教书育人的过程,是教师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不断培养优秀人才,是推动我前进的力量。我将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紧跟新时期中山大学快速发展的步伐,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前行,花时间成为一名好老师,花心思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最终通过不断努力成为卓越教师。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