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发扬五四精神】五四精神与家国情怀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体会

稿件来源:资讯管理学院 作者:李庆双 编辑:郝俊 发布日期:2019-05-06 阅读量:

不忘初心,才能继续前行,当我们回首百年五四运动,探寻五四精神时,也要不断追问:五四运动的源起是什么?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发起五四运动的初心是什么?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给了明确的回答:“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由此可见,五四运动的源起和初心是一群先进知识分子有感于民族危亡而发起的救国图存的伟大爱国运动,爱国是核心,也是目的,进步、民主、科学是实现救国、爱国的路径和方法。家国情怀是爱国主义的另一种表述,是我们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最不该忘却和应该大力发扬的民族精神。

我们同样要追问什么是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真挚的情感”。爱国主义蕴藏在周恩来青年时所发出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呐喊声中,彰显在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深情话语中,也回响在习近平总书记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中“我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回首百年五四风云,近观中山大学近百年校史,二者有着相近的精神内涵。爱国、民主、进步是中山先生毕生的追求,是他最早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也是他在中大毕业训词中要求学生“为社会福,为邦家光”。可以说,从中大建校之初,中大人就秉承中山先生遗训,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抗战硝烟里,我们看得见中大学子参加东江纵队浴血奋战的身影。刑场上的婚礼中,女主角陈铁军慷慨激昂的告别演说尽显中大学子血染的风采和不屈精神。在建国后的各条战线上,我们同样能听到如彭华教授献身丹霞山事业、韦慧晓校友投身国防事业的中大人精彩故事。时下的中大,更是把“家国情怀”作为培养人才的目标,这非常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培养青年人家国情怀的重要指示精神,也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一脉相承。

如果说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那么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也是中大青年学子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