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由中山大学肿瘤中心、广东省抗癌协会与广东省癌症中心共同主办的第25届广东省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拉开序幕。
我省肿瘤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根据省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我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277/10万,粗死亡率约152/10 万,男性发病、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同期全国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285/10万,粗死亡率170/10万。男性最常见的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和胃癌,累计占男性全部新发恶性肿瘤的62%;女性最常见的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宫体癌,累计占女性全部新发恶性肿瘤的58%。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初见成效
2016年,肿瘤防治中心主动申请承担了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广州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两年来,项目受到的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和踊跃参与。开展范围已由最初的3个区扩大至4个中心城区(越秀、荔湾、天河、海珠),参与初筛的基层卫生机构涵盖86个社区。初步形成了基层单位开展初筛,市级以上医院开展临床筛查的肿瘤筛查群防群治工作模式。截至2018年12月,广州市城癌项目已累计完成居民初筛41101例(男性14727例,女性26374例),评估出高危人群21659人,高危评估率为52.7%。共完成各类癌症临床检查12051例(35.7%),检出阳性病例1939例(16.1%)。确诊癌前病变77例,确诊癌症48人,早诊率为67.2%。
筛查项目定点医院扩增至3家
为满足更多居民参加癌症筛查的需求,肿瘤防治中心积极寻求合作,将临床检查定点医院由原来的1家扩充至3家,新增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随着两家新增单位的正式加入,标志着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在广州市扎根的进一步加深,未来将更加有效地推动我省肿瘤防控工作不断前进。
广州城癌筛查医院授牌仪式
群防群治是肿瘤防控的重要举措
本届宣传周活动,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多场大型科普宣传和公益义诊、科普专家访谈,提升公众对癌症日常知识的知晓率,普及科学防癌的理念,引导公众远离不良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对癌症的有效防控。“多年来,中心一直坚持将工作重心向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前移,不断加强在肿瘤预防工作的各项资源投入力度。”肿瘤防治中心党委武少新书记表示,过去24年,防治宣传周活动从医院走向社区,从社区延伸至周边城市,合计组织讲座逾200场,共为上万民众提供了义诊咨询。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也在不断丰富、进步与提升,从单一的科普讲座,到集筛查、义诊、讲座、媒体宣传、图书角等为一体的大型公益活动,受益群体从医院住院病友扩大到社区、山区,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传递的正能量正日益显现。
肿瘤防控,需要医患携手共同努力。省癌症中心主任、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院长表示,在过去的24年,中心在肿瘤防控工作上持之而恒的坚守和努力,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未来,中心将进一步发挥在专业人才、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努力提高全社会的癌症综合防治能力和群众防癌意识,让更多的群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