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校附属第七医院何裕隆教授团队和邓宇斌教授团队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

稿件来源:附属第七医院 作者:附属第七医院 编辑:郑燕丽 发布日期:2019-03-28 阅读量:

3月27日上午,广东省省委、省政府召开2019年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我校附属第七医院何裕隆教授团队因在个体化、精准化胃癌综合治疗上的突出贡献和研究成果,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邓宇斌教授团队《脊髓损伤修复新疗法的研究及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应用》课题获二等奖。

2019年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现场

何裕隆教授团队:精准个体化手术治疗技术,让胃癌治疗效果国际领先

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地区,胃癌新发病例约占全球的50%。然而,我国约90%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进展期。进展期胃癌预后差,术后易复发转移,总体5年生存率仅37%。何裕隆教授团队在国内推广胃癌标准D2淋巴结清扫术,并创新性提出脉络化立体化淋巴结清扫术式,胃癌治疗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进展期胃癌5年总体生存率达61.4%。

此外,研究团队还创建了胃癌个体化预警系统,提高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率;同时,发掘胃癌个体化靶向治疗新的靶点,为临床转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目前,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各医学中心胃癌临床治疗中的推广应用,对推动我国胃癌个体化精准诊治模式的发展,改善胃癌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邓宇斌教授团队:揭示脊髓损伤修复机制,探索脊髓损伤新疗法

脊髓损伤的修复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目前仍无有效治疗方法。脊髓损伤后,内部微环境存在很多限制和阻碍神经再生的因素,营造一个良好的再生环境来正确引导残存神经元的延伸是重要的治疗策略。邓宇斌教授团队通过去除神经再生的抑制因子,干细胞移植替代死亡的神经元,从去除神经抑制因子的角度揭示脊髓损伤修复的机制和新的治疗途径;以水凝胶作为修复支架及发挥Lingo-1 shRNA慢病毒载体递送作用取得良好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并在国内首次应用改进合成的Gd-DTPA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用MR追踪其迁移分化。

本研究为脊髓损伤的修复和神经再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基础,并对临床应用有指导意义。从2013年起,该研究成果在数家三级甲等医院均得到大力推广使用,为脊髓损伤病人带去福音。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