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校孙逸仙纪念医院“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上线

稿件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作者:孙逸仙纪念医院 编辑:郑燕丽 发布日期:2019-03-25 阅读量:

22日,由孙逸仙纪念医院联合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共建“逸仙‘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在孙逸仙纪念医院正式启动,成为广州市首个启动对接中国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即日起,大众可以通过该院公众号、官网、电话等多种方式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仅需10秒即可快捷登记。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质量处主任杜冰,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处长赵志玲,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系统主任赵洪涛,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蒲苗,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党委书记王景峰,以及25家医联体单位负责人等出席了会议。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刘超主持会议。启动会上,25家医联体单位志愿加入成为共同宣传推广单位。

启动仪式现场

赵洪涛主任首先介绍了“施予受”平台。他表示,“施”代表捐赠者,“受”代表受赠者,而“予”代表了捐献事业的参与者,包括医生、公益组织、媒体等。平台旨在宣传器官捐献的重要性,推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一步,平台将重点宣传志愿者权利,让志愿者得到更多权利和服务,体会到志愿者的自豪感。

宋尔卫院长表示,医院作为中国第一家西医院,始终坚持“博爱、崇德、求精、奋进”的院训精神,以家国情怀和公立医院责任担当为己任,致力于推进中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发展。医院于2019年1月获得肝脏、肾脏、心脏、肺脏4个诊疗科目的移植执业资格,今天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也正式启动,将依托医院强大的学科平台,积极规范有序推进医院移植事业的发展,开拓创新器官捐献模式,助推国家器官捐献与移植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黄洁夫原副部长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器官捐献移植的阳光化,他表示,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还处于成长期,欢迎更多社会组织参与。同时也表示,“不是登记了志愿者就要捐献器官,而是登记了志愿者就表示对这种大爱事业的支持,如果有一天出现这样的情况,让我的家人知道我这份心愿,根据当时的情况再做器官捐献,实际上我们中国的器官捐献,是以家人的同意为最后的认定。”

会议期间,刘超副院长带领医务人员现场进行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以实际行动传播“医师大爱”,希望通过医护人员的带头作用,鼓励更多人加入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让“施予受”的理念更深入人心。

截至2019年3月21日上午时,“施予受”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已成功登记志愿者84万多人。活动现场,共有52人登记成为了器官捐献志愿者。在“施予受”的更迭中,生命不息,大爱相传,愿有更多人关注、参与到器官捐献这项社会公益事业中来。

活动现场,2005年在该院接受了亲体肝移植的患者小东(化名)回到令他重获新生的地方并发表感言,对医院给予了他第二次生命表达了感恩。该患者为广州地区开展的首例亲体肝移植手术,接收移植的时候年仅6月余,为当时全国年龄最小、体重最轻受体,目前已经是一名初三学生。由于该患者家庭经济上较困难,为表达人文关怀,医院决定为其捐赠4年的肝移植抗排斥药物。

据悉,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器官移植事业可追溯到1995年,今年1月份重新获得肝脏移植、肾脏移植、心脏移植与肺脏移植执业资格。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