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化工学会主办,我校与北京化工大学、惠州学院和惠州研究院联合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催化反应与分离学术研讨会(下称“研讨会”)在我校广州校区南校园召开。来自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惠州学院等近30多家单位共8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我校化学学院教授、精细化工研究院院长纪红兵担任本次会议的组织委员会主席。
纪红兵教授首先对参会单位专家、代表们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我校正大力发展工科,希望在中国化工学会引领下,发展催化反应与分离特色学科,加强科技成果在产业领域的转化。联合承办单位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季生福教授也表示会利用每年的研讨会共同推动催化反应与分离学科发展。
与会专家在仿生催化、碳纳米量子点以及单原子催化等前沿领域进行深入探讨,并对精馏成套技术开发、分离耦合技术实现功能材料联产示范等应用技术进行了展示。会议最后,中国科学院彭孝军院士的闭幕报告《精细化工2.0》将会议推向高潮。彭院士指出,当前化工科学家应该面向需求,通过理工融合真正做到源头创新,通过工艺创新和结构创新实现功能产品的开发,另外目前正在将科技成果与企业对接,解决企业问题,形成产业链并落地广东。会议不仅展示了催化和分离科学与技术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还深入探讨催化和分离领域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将促进催化和分离科学和技术产业化发展。
据悉,近年来我校惠州研究院基于惠州(国家七大重点建设的石化基地之一)石化产业创新发展需求,面向广东省六大石化基地和超万亿产值的石油与化学工业行业,聚焦全国石化行业中的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凝练开展绿色化学工艺及功能性精细化学品等方向。通过整合我校以及国内外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主要以我校为技术创新上游、研究院为中下游,建立起“小试+中试+企业孵化+成果推广”四位一体、极具精细化工专业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加速精细化工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