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校举行徐冠华院士、陈大可院士客座教授聘任仪式

稿件来源:南海研究院 作者:南海研究院 | 摄影:肖遥 编辑:郝俊 发布日期:2018-11-12 阅读量:

11月11日上午,聘任徐冠华院士、陈大可院士为我校客座教授仪式在学人馆三楼会议室举行。校长罗俊分别为徐冠华院士和陈大可院士颁发了中山大学客座教授聘书。张培震院士、王复明院士等出席了聘任仪式。仪式由常务副校长孙冬柏主持。

罗俊校长为徐冠华院士颁发聘书

罗俊校长为陈大可院士颁发聘书

孙冬柏常务副校长代表学校对两位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诚挚地感谢。他指出,我校海洋学科群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徐冠华院士和陈大可院士的加盟,将为中山大学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有助于学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学校党委宣传部、校长办公室、科学研究院、重大平台建设处、南海研究院、学校各涉海学院院长、教师代表等参加了聘任仪式。

附:徐冠华院士、陈大可院士简介

徐冠华,遥感应用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荣誉博士。曾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在卫星数字图像处理研究方面,徐冠华院士发展了边界决策、训练样地分析、图像分类、图斑综合、生物量估测等理论和技术,研制成功中国最早的遥感卫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发展了遥感综合调查和系列制图的理论和方法,领导编制了第一部再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与系列制图技术规程,在分类系统、制图比例尺、技术流程、专题图种类等方面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领导的“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课题在空间遥感应用规模、技术难度和时间要求上均取得突破。

陈大可,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989年获纽约州立石溪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罗德岛大学、美国宇航局和哥伦比亚大学历任研究员和教授。2006年受聘为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气候变化与可预测性计划 (CLIVAR)、南大洋观测系统计划 (SOOS)、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计划 (MOSAiC)、热带太平洋观测系统计划 (TPOS) 等重大国际计划的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并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大可院士长期从事物理海洋学基础研究,在近海、大洋和气候研究领域都有重要建树,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曾两度担任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多次主持国家重大、重点基金项目, 并任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发表论著和技术报告170余篇,包括Nature、Science及其子刊的第一和通讯作者文章,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目前主要研究厄尔尼诺的变异机理和可预测性, 海洋与台风的相互作用, 以及大洋环流的基本理论, 并在国家层面上推动和策划一系列大型海洋和极地研究计划。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