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至20日,第635次香山科学会议“以干细胞与基因组学为基础的再生修复与个性化治疗”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研究员、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季维智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以及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郑加麟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来自清华大学药学院、陆军军医大学等国内外近20家单位,近40位再生医学、基因编辑和临床医学领域的顶尖专家,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的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围绕着干细胞再生修复的策略与转化路径,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组织器官再生修复的关键问题,以及干细胞和基因治疗的临床转化现状与对策这三个中心议题,周琪研究员、刘奕志教授分别作了“干细胞等前沿生物技术的转化路径思考”、 “干细胞介导的组织再生修复和临床应用的策略”的主题评述报告;季维智教授、丁胜教授和裴雪涛研究员作中心议题评述报告,项鹏教授等9位专家作专题报告。经过深入交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前沿的干细胞与基因编辑技术为再生医学与人类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方向,并结合我国的优势与基础,建议加强利用干细胞实现组织器官再生修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机理研究,加速干细胞临床转化的研究和产业转化的步伐。
香山科学会议简介: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发起,在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支持下于1993年正式创办。相继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学部、中国工程院、教育部、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农业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的资助与支持,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以评述报告、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为基本方式,探讨科学前沿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