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附属三院感染科崇雨田教授团队牵头申报的项目《基于中美对比和对接的重大慢病临床研究数据标准及应用研究》获得科技部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的资助,资助经费达804万元,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目前已通过科技部公示。
崇雨田教授介绍,研究成果为一个标准。该标准将涵盖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阻肺及神经精神疾病等五大慢性疾病。目前,在国际上存在较为统一的研究标准,但国内不同的研究单位存在较多的研究标准,很多研究标准无法与国际标准接轨。我国是人口大国,样本量巨大,如果有统一的标准,很多数据就可合并,甚至与国外数据合并。建立统一的标准之后,很多研究的历史数据可以按照统一的标准激活并整合,实现二次利用。今后的研究也都可按照统一的标准开展。该研究将从国际间重大慢病临床协同研究数据交换和共享标准建立拓展到对国内国际所有的科技工作者和公众开放共享标准建立。
研究将建立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阻肺及神经精神疾病专病公共数据元和数据字典,为开展国际间重大慢病临床协同研究数据交换和共享建立一套可对话标准。在该标准之下,将能够开展更多的高质量研究,得出更加有说服力的结论,可以最终改写疾病诊疗的国际指南。上述标准基础上得出的研究结论是基于中国人的大量样本而进行的,国际指南中关于疾病的治疗方法也将更加适合中国人。
有了该标准,可以搭建更好的重大慢病研究公共平台,健全重大慢病研究体系,对于突破重大慢病防控技术、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促进技术合理规范应用、降低医疗和社会负担、遏制重大慢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局面等,都可以提供积极有效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