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第二届“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简称“中委会”)成立大会及学术研讨会在我校珠海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我校大气科学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部、商务部、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日报等30多个单位的中委会领导、委员和专家学者共80余人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际联络部副部长王庆林,珠海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王庆利,我校党委书记陈春声应邀出席了成立大会并致辞。大会由第二届中委会秘书长、我校大气科学学院董文杰院长主持。
陈春声表示,学校大气科学学科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近年来更是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相信结合学校在人文社科领域的优势,必将更有利于“未来地球计划”中委会未来工作的开展。他感谢中国科协和中委会对学校的信任,并表示学校将给予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第二届中委会秘书处和联合国咨商工作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揭牌仪式
王庆林宣读了第二届“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领导和委员名单,并对中委会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寄予厚望。王庆利致辞时对两个委员会秘书处落户中山大学表示祝贺和支持,他相信中山大学的快速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珠海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进程,期待更多专家学者加盟珠海。
中国科协国际科联工作协调委员会(ICSU-CHINA)主席、中委会副主席吴国雄院士为大会发来贺信。
国际未来地球计划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委会主席秦大河院士在大会主旨报告“国际未来地球计划动态”中指出,自人类工业化革命以来,人类社会面临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委会将加强运用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方法,以取得科学突破和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为“美丽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贡献。他在总结发言中强调,“未来地球计划”的深入推进,离不开经济界、科学界、文化界的通力合作,对本次会议高效达成共识表示充分的肯定,也特别感谢中山大学对中委会工作的大力支持。
周天军教授代表第一届中委会作工作总结报告;董文杰教授代表第二届中委会作工作计划报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张建平研究员、新华通讯社国内新闻编辑部高级记者刘诗平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徐晋涛副院长三位委员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与会专家就第二届中委会工作计划展开了热烈讨论和充分交流。参会的中委会委员重申了香山会议的三点倡议:设立“未来地球计划”研究重大专项,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发起以我国为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未来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把“一带一路”建设成“创新之路”“绿色之路”;推动成立由国家领导人牵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未来地球”国际合作委员会等工作。
据悉,“未来地球计划”是由国际科学理事会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发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署等组建的为期十年的大型科学计划(2014-2023)。此次,第二届中委会进一步加强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的合作,其秘书处与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工作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同时落户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