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上午,2018年中文系学科发展工作研讨会在中文堂召开。中文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各二级学科负责人、联络人以及系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等近2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系副主任林华勇主持。
系主任彭玉平介绍了学校近期的学科建设动向,并结合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从具体评价指标上对中文系的学科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介绍,指出中文系在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以及社会服务贡献与学科声誉等方面均需要进一步加强努力,力争在下一轮学科评估中整体有较大幅度提升。
文艺学专业罗成老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李炜老师、庄初升老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陈伟武老师、陈斯鹏老师,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黄仕忠老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吴承学老师、何诗海老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林岗老师、胡传吉老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魏朝勇老师,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专业黎国韬、蒋明智老师等二级学科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学术骨干,围绕本二级学科的现状与对标一流学科发现短板、“三大”建设与2020年发展目标、人才需求与引进规划等学科建设有关问题逐一发言并展开深入讨论和交流。
彭玉平主任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中文系的学科建设基本思路是既要保持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戏曲、文体学)、古文字学等传统学科的优势,同时也要大力扶持发展现代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新的学科生长点,让强的学科更强,让弱的学科变强。他表示,各二级学科负责人的发言和深入讨论都很好地发现了问题,并分析寻找了根源。相关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内部格局的不平衡,二是人才队伍年龄结构的不平衡。他强调,学科建设发展是一切工作的核心。我们对学科建设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共识明显,下一步将以解决发现的问题为学科发展的契机。各二级学科要保持高度的危机感,从学科版块格局考虑,结合有针对性的人才引进计划,进一步充分凝练学科方向。努力引进和培育优秀青年人才,不断提高学科影响力。我们要把中文系的学科建设得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格局更加匀称,为下一轮学科评估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