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中大国际创新谷启动仪式在我校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举行。我校校长罗俊,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郑海涛,广州市科创委主任王桂林,海珠区委书记马正勇,我校校长助理邰忠智出席仪式。海珠区常务副区长罗光华主持仪式。
启动仪式现场
马正勇书记致辞指出,创新是海珠发展的必由之路,海珠区正在聚焦创新平台与创新载体打造,聚集高质创新资源。中山大学有人才资源、科研成果,具有强大的创新潜能,是海珠打造“创新岛”的宝贵资源。打造中大国际创新谷是海珠区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践行创新理念的重大布局。海珠区将一如既往做好政务服务和政策支持,为中山大学和各高校科研力量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所有愿意创业的师生、校友提供更优惠的发展条件、更优质的发展平台,帮助创业者实现梦想,从而推动中大国际创新谷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罗俊校长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大国际创新谷是中山大学实现“三个输出”,开展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是区校双方落实全面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意义深远。他表示,学校将与海珠区加强合作,积极推动创新谷启动园区建设,组织更多学校科技成果进入园区转化,孵化和引进一批标志性、高水平的创新创业项目和企业,将启动园区建成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区域内的具备广泛影响力、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为全面建设创新谷打下坚实基础。
为中大国际创新谷揭牌
仪式上,中山大学、海珠区政府和璟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中大国际创新谷鹭江启动园区备忘录,并向入驻中大国际创新谷鹭江启动园区的10家企业颁发钥匙,出席嘉宾共同为中大国际创新谷揭牌。
新闻背景
中大国际创新谷位于海珠区中部核心区,范围东至广州大道南,南至新滘西路,西至东晓南路、新港西路、怡乐路,北至滨江东路,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4平方公里,是由中山大学提出规划、海珠区政府扶持引导,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点状发展”的工作思路,依托中山大学及周边众多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单位的优势,围绕信息、能源、先进制造、医药、环保、艺术设计等重点领域,建设技术创新、技术转移、成果孵化、创业中心和人才创新基地,推动区域创新资源汇聚发展,形成一个对海珠区、广州市乃至珠三角地区都具有较强辐射作用的高端平台。
目前,中大国际创新谷鹭江启动园区已有“天然香料纳微胶囊材料研制与应用”、“环境治理多级孔分子筛吸附材料开发”、“充电式LED智能阅读灯”、“智慧化工园区解决方案”、“服装ERP云平台”等10个IAB产业范畴项目入驻,同时,海珠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与中山大学科研院、广州市璟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园区经营管理方)签订《中大国际创新谷鹭江启动园区备忘录》,以租金补贴的形式优惠吸引更多创新创业项目落户。5月10日,园区其中一个入驻项目专利成果转让实现2000万元,也是中山大学单个专利转让金额最大的项目。
据介绍,中大国际创新谷将坚持“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建设原则,按照多方参与、创新引领、产业驱动、逐步推进的模式进行建设,依托区域地块的自身优势,充分发挥中山大学及周边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推力,释放中大布匹市场转型升级的巨大潜能,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能源等领域,积极引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和未来型智能制造业,把握“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的产业新趋势,与东部琶洲会展互联网创新聚集区、西部海珠湾高端产业聚集区、广州南中轴创新带形成“三核一轴”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为广州市、海珠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新的契机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