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大气科学学院董文杰院长、杨建林书记为本科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稿件来源:大气科学学院 作者:大气科学学院 编辑:郝俊 发布日期:2018-04-20 阅读量:

为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提高学生政治素养,近日,大气科学学院院长董文杰、党总支书记杨建林分别以“‘三个第一’与新时代中国气候变化科学进展”和“新时代、新征程”为题,为学院2017级本科生讲授了思政第一课。

董文杰院长首先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积极贯彻落实其讲话精神,并强调此次讲话体现了气候变化科学受到广泛而密切的关注,这既值得大气学子们感到骄傲,也暗含压力,承载着外界对我们的支持和期待。课程中,董文杰院长提及近来的网络热词——“佛系”,他认为此类词语体现了当代年轻人追求安逸的心态,但他告诫同学们应始终怀有家国情怀,不仅为了个人的将来而奋斗,更要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富强而奋斗。他以有关“三个第一”的提问引出后续话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发展、人才、创新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他强调,同学们要有“领袖气质”,要克服困难,敢于担当,也要有“家国情怀”,加强自身素质,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董文杰院长特别指出,大学生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更要敢做、去做,为将中国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强国而努力。针对大气科学专业,他提到,习近平总书记阐述气候变化义利观引起了巨大影响,有关气候变化的讨论逐渐普遍起来。董文杰院长指出,如今碳排放相关问题和形势依旧严峻,国际贸易带来了排放转移,此类问题需要全球共同担责,也需要全体大气学子们的不懈努力。

杨建林书记以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家国情怀”为切入点,讲述学校、社会、国家培养人才的初衷及过程,告诫同学们要襟怀家国、努力奋斗,培养主动意识,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并从国家、省市、学校、学院四个方面介绍当今形势。杨建林书记谈到,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建设者们要在发展中积极分析社会的主要矛盾,积极应对各种转变情况,共同奋斗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省提出了四个“走在前列”的高度期望,我校也会紧跟发展趋势,贯彻落实“三步走”战略,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大学,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随后,杨建林书记就学校、学院的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引育等方面的突出成效总结经验,提出全校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坚持“三个面向”、推动三大建设、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坚持实施人才倍增计划、奠定内涵发展基础。

董文杰院长、杨建林书记为本科生开设思政第一课,增强了同学们对当今中国各方面的形势与关系的了解,为同学们看待世界提供了更宏观、更全面的视角,有利于学院人才发展培养计划的推进。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