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校学子在2018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再传捷报

稿件来源:数学学院 作者:关彦辉 编辑:徐津阳 发布日期:2018-04-24 阅读量:

近日,2018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评审结果正式公布。物理学院的曾可博、李俊蓬、李键玮荣获MCM组特等奖提名奖(Finalist),数学学院的何隽贤、曹倍韶和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的罗剑杰荣获ICM组特等奖提名奖。至此,我校连续九年在该赛事中荣获特等奖提名奖。

本次竞赛吸引了全球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伦敦帝国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校20602个队伍,超过六万选手参与角逐。中山大学共有来自数学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物理学院等36个院系的1688名同学,组成571个队伍参赛。除两项特等奖提名奖外,还获得了67项国际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220项国际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s),获奖比例51%。参赛人数、受益面、获奖数目都是历届最高。

今年的赛题涉及多个不同学科,包括高频(HF)无线电传输的跳跃行为,语言迁移、交叉影响和生存问题,美国能源使用模型,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架构,国家人口的脆弱性模型,个人信息的价值六个问题。选手需要在许多不同领域展示他们的优势,包括信息科学、地理、几何、优化、网络、生态学、环境科学、公共政策、经济学和动力系统,使用各种方法和工具解决这些问题。Finalist得主曾可博认为:“美赛让我感受到了数模的魅力,更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高效率,是一次开心又有收获的经历!”

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是由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美国数学学会、美国国家安全局联合举办的国际性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包括数学建模竞赛(MCM)和交叉学科数学建模竞赛(ICM)两部分,为现今各类数学建模竞赛之鼻祖,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顶级的国际性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其宗旨是鼓励大学生对范围不固定的各种实际问题予以阐明、分析并提出解法。每队在99小时内对一考题涉及的实际问题展开分析和求解,对结果的合理性、模型的正确性、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根据分析计算结果给相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后用流畅的英文写出结构清晰、结论明确的研究论文。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