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大“新”声音】智能工程学院:打造人工智能人才高地,从少年工匠做起

稿件来源:智能工程学院、党委宣传部 作者:智能工程学院、党委宣传部 编辑:蔡珊珊 发布日期:2018-01-29 阅读量:

智能工程学院成立于2017年5月,作为深圳校区新工科新建院系之一,智能工程学院立足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具有领袖气质的工程师以及能够解决工程问题的科学家。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对接区域发展创新

智能工程学院的诞生,具备天时与地利。天时是指顺应国家战略发展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今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也提到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要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鼓励高校开展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地利是指智能工程学院地处中国高新技术高速发展的深圳。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的深圳,已经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可以说是智能工程领域发展的沃土。

作为我校新工科布局深圳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工程学院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广东省、深圳市产业发展为依托,坚持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工程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为深圳市重点产业提供强大的人力和科技支持,为国家和社会服务贡献力量。

学生试飞“无人机”

学生体验VR

立足国际一流定位,“筑巢引凤”共谋发展

智能工程学院诞生至今不足“周岁”,虽在襁褓,却立足高远。学院现有两个二级学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另有两个本科专业: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其中“智能科学与技术”有望被教育部增设为一级学科。立足国际一流的目标,智能工程学院将重点支撑 “控制与科学工程”一级学科的发展,通过不断凝练学科发展方向,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并重点发展以下三个领域:

一、智能信息处理领域:智能影像、虚拟现实、数据挖掘与分析、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

二、智能控制技术领域:运动控制、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智能器械等方向。

三、智能系统工程领域: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系统、车联网、无人机系统、无人船系统、先进制造等方向。

学院将继续按照“入主流、立潮头、走出去”的学科建设思路,进一步“筑巢引凤”,对接深圳产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建设起支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基本科研需求的云计算平台;支撑系统设计、先进制造的虚拟现实VR平台;支撑机器人控制共性研究的机器人基础平台等科研平台。

拟建设的科研平台,将以学校创建“双一流”为契机,服务于“三个面向”和“三大建设”,支持学科发展,支撑国家和广东的创新驱动发展,力争产出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

学院拟建设的实验平台

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创新培养新工科人

学院新建伊始,对卓越人才有着强烈的渴求,在如何培养新工科人才方面不断思索。未来,智能工程学院将砥砺奋进,重点在师资队伍壮大、人才培养改革等方面下功夫。

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机制,引进本领域优秀人才,特别是全球顶尖人才、青年人才和领军人才(两院院士、长江、千人、杰青等);建成一支不少于15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壮大专职科研系列人员队伍,为科研、教学人才梯队建设提供有力的后备支撑。

在人才培养方面,智能工程学院将立足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培养具有领袖气质的工程师、能够解决工程问题的科学家。

目前,学院已有本科一年级学生202人,其中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104人,自动化专业98人。学院将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注重“人文综合”“学科交叉”“加强实践”“产教结合”;将进一步摸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发挥“五个融合”,尤其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将进一步牢牢把握深圳校区建设发展机遇,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通过多方合力为学生成才创造有利条件,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领域为国家培养出一流的引领型人才。

当前,学校事业发展进入战略发展新时期,智能工程学院也已启程扬帆。学院将继续团结一心、顺势而动,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建设一流学科,为学校加快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而奋力前行。

智能工程学院第一届院运动会

智能工程学院2017级开学第一课

新生说新院:智能工程学院学生眼中的大学

作为智能工程学院的一份子,短短三个月以来,在中大学到的知识,是在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我从未想过,工科不仅有深奥的专业知识,更有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课外拓展活动。无人机、机器人、单片机等新奇而有趣的事物,更是激发了我对智能科技的好奇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中大新工科的精髓和理念。希望深圳校区是我们成为工程师的第一步。

-----2017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 李家康

在过去的半个多学期,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大的人才培养理念——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和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人靠什么活着?前者告诉我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后者则不断启发我要怎样去成为这样的人。无人机,单片机等第二课堂的开设,是学院给予我们的福利。不仅如此,当老师说我们以后在深圳校区会有许多大型的实验室,有机会参加机器人比赛时,我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工智能也受到重视,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说明我们正好赶上了新时代的潮流。

-------2017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 黄日聪

来到智能工程学院几个月了,我认识了很多人,很多人也都认识了我。从初遇时青涩的彼此,到渐渐的熟悉,我们经历了很多。军训时一起站军姿,打拳,破冰时一起游戏,学习上一起努力,班会上节目精彩纷呈、笑声不断……同时,我看到了老师们的博学多识和辛勤付出,看到了同学们的阳光有爱团结,看到了智能工程学院的美好未来。总之,我学到了很多,对人和对己,知识与成长。未来的我们,都要更加积极努力的学习,成为国家栋梁。

-----2017级自动化专业本科生 高宏利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