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医学论坛报牵头组织的2017国内十大医学新闻事件评选活动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教授团队关于肝癌早期诊断方法的研究成果以排名第一的名次入选“2017年度国内十大医学研究”。
在临床上目睹太多中晚期肝癌患者家庭痛失亲人的悲剧,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消化道肿瘤专家徐瑞华教授锁定了研究目标:一定要攻克肝癌早诊的世界性难题,减少悲剧的发生。在经过无数个日夜艰苦的探求之后,2017年10月,徐瑞华教授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张康教授带领的中美科学家团队终于研究出通过检测少量血液中ctDNA特定位点甲基化水平,对肝癌进行早期诊断及疗效和预后预测的新方法。这种新方法与原来常规的甲胎蛋白检测相比,将肝癌的漏诊率降低一半以上,帮助医生发现更多的早期肝癌患者。
这一新方法与传统的肝癌诊断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首先是简便快速,仅需抽取几毫升的血液即可完成检测,患者可避免活检创伤和放射性辐射;其次是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误诊和漏诊率大大降低;再次可以实时监测肿瘤的疗效,并早于常规影像学检查数周乃至数月发现肿瘤的复发;最后是经济性,尤其是在大规模肝癌筛查中的应用,能够节约大量宝贵的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