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0日下午,追忆彭华教授事迹座谈会在地环大楼D111会议室举行,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晁炎副部长,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党委书记谷晓丰、院长薛德升、党委副书记许粤,城规系系主任林耿教授、城规系党支部书记刘云刚教授,国土资源与环境系系主任高全州教授以及教师代表董玉祥、袁媛教授、涂新军、柳意云、翁时秀、丁健、闫罗彬和学生代表朱海彬等出席本次座谈会。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许粤主持。
谷晓丰书记表述了对彭华教授的悼念之情。谷书记表示,彭华教授的逝世令我们十分悲痛,至今内心仍不能平静。彭华教授看似平凡,实则并不平凡,他有抱负,有使命感,他把一生都交给了地理事业,交给了丹霞事业。“不忘初心守信念,赤子之心系丹霞”是彭华教授的真实写照,他是当代高等教育的时代楷模。在最后,谷书记指出彭华教授的逝世是丹霞事业的一大损失,是学院的一大损失,也是中国地理学的一大损失,我们应当化悲愤为力量,向彭华教授学习。
接着,学院院长薛德升教授发表讲话。薛院长表示:第一,彭华教授是从心底里和骨子里热爱党和国家的人,他为“中国丹霞”成功申遗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国家立了大功,但在与彭华教授的交谈中,彭教授却认为是国家强大让自己能有机会在国际上展示中国的研究成果;第二,彭华教授真正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号召的那样,把学问做在中国的大地上,他不辞劳苦,尽可能地实地考察全国各地的丹霞和红层地貌,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国家丹霞地貌的基础数据库。第三,彭华教授是罗俊校长提出的“三个想到”的代表性教师。他是国际和国内丹霞与红层地貌研究的领衔学者,是“中国丹霞”申遗的专家组组长,是社会了解丹霞研究的媒介和桥梁,是学生敬爱的老师。
随后,在座的各位师生陆续谈起了自己与彭华教授的点滴记忆,不时潸然泪下。对他们而言,对中大人而言,彭华教授的逝世太过突然。“彭华老师工作已经到了忘我的地步,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体了,现在我们才知道他最近几年体检结果显示心脏已经有问题。”一位教授讲道,中大丹霞地貌的研究与彭华教授的带头密不可分。同时,作为一个老师,彭华教授不仅从事科研,还要传道授业解惑。彭华教授共主讲9门课程,内容跨度大,备课任务重,但他一直认真上好每一门课程。其学生回忆,上课时彭华教授不拘泥于教材的金科玉律,而是追求启迪式创造性教育,多使用自己每年更新的讲义和推荐的参考资料。对学生而言,彭华教授既是老师,又是朋友,他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用自己的科研经费多次资助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科研考察、教学实习以及国内外会议。
学院全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曾专访过彭华教授,在采访过程中,学生们深深感受到彭华教授对于丹霞事业的热爱,“当被问到关于红层问题的时候,彭华老师一下子就来精神了,一边讲述,还一边用手比划,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一位学生这样说道。同时,当了解到来采访的学生都是大一新生时,彭华老师还关切地询问采访同学的学习情况、大学适应状况等等,他的亲切关怀消除了工作人员们的紧张感。
学院师生们深情追忆彭华教授的生平事迹,表达自己对教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丹霞的命名是因为她“色若渥丹,灿若红霞”,而彭华教授的一生也正是这样。 彭老师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对国家忠贞不二,他的离去,让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教授,好老师,彭华教授的业绩和风范将会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我们将努力学习彭华教授艰苦奋斗,爱党敬业的高贵品质,进一步精诚团结,求实创新,为学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