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第十三届两岸中山大学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稿件来源:中国语言文学系 作者:中国语言文学系 编辑:郝俊 发布日期:2017-11-27 阅读量:

11月14日至17日,“第十三届两岸中山大学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两岸中山大学中文系师生代表共36人参加会议,就中国语言文学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开幕式于15日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中文堂301会议室举行,高雄中山大学刘昭明教授、王瑷玲副院长致辞表示,此行赴粤不仅是交流学术,更是“走亲戚、办喜事”,共叙两岸亲情。我校中文系于海燕书记、彭玉平主任致欢迎辞,表达了对高雄中山大学代表们的热烈欢迎以及我校对两岸学术交流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高度评价了两岸中山大学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在两岸学术交流上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两岸同根同源、文脉相通,在中国文学研究上更容易相互理解、顺畅沟通、引起共鸣。随后,双方互赠书籍并合影留念,彭玉平主任还赠送了由中文系张海鸥教授填词、蒋明智教授书写的《行香子》书法作品,表达了对两校情谊长存的美好祝愿。开幕式由中文系林华勇副主任主持。

本届研讨会分四个场次分别宣读论文并进行点评。会议宣读了王瑷玲教授《“亡国史鉴”——晚清改良新戏〈越南亡国惨〉中之国族意识与历史书写》、彭玉平教授《晚清民国词学的明流与暗流》等34篇论文,涉及古代文学、语言学、文字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等多个领域,论题广泛,文章学术质量高,充分展现了与会者广阔的研究视野和良好的学术素养。会上,代表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并就一些有争议性的学术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会议气氛热烈而友好。

闭幕式由系主任彭玉平教授主持,戴景贤、董上德、赖锡三、刘卫国、杜佳伦等教授先后发表了会议感言,刘昭明教授、林华勇副主任分别致闭幕辞。双方高度评价了会议的学术质量,指出此次研讨会对加深双方了解、增进合作与互动,有着积极的作用,并表示今后将从多途径拓展双方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祝愿两校今后的交流更深入更宽广。

两岸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学术交流有着悠久历史,广州中山大学是大陆首批与台湾学术界深入交流的学校之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至今已历二十五年,相关的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也已经召开了十三届,凝聚了两校两系众多学人的心血。通过以学术会友的“嘉会”方式,两校师生不仅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还通过学术视角的差异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对两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彭玉平教授希望将这种“有情分”的学术研讨传统不断发扬光大。据悉,下一届两岸中山大学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19年在高雄中山大学举行。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