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第一届文献保护与修复研究生论坛 暨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稿件来源:资讯管理学院 作者:资讯管理学院 编辑:徐津阳 发布日期:2017-11-22 阅读量:

11月15-17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图书馆共同主办的“第一届文献保护与修复研究生论坛暨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召开。来自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复旦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贵州民族大学、山东艺术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以及我校资讯管理学院和图书馆的专家与师生共70余人出席会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助理王红蕾研究馆员、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教授和资讯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张靖副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资讯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定权教授主持开幕式。

本次会议分为研究生论坛、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模式专题座谈以及研究生交流会3个环节。在研究生论坛环节,来自复旦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和中山大学的10位研究生分别就古籍整理研究、古籍保护与修复研究的相关议题展开两场论文汇报。北京大学图书馆姚伯岳研究馆员、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杨光辉研究馆员、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孔庆茂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顾钢教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庄秀芬副研究馆员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倪俊明研究馆员对发言论文进行了点评。

在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模式专题座谈环节,来自各古籍保护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生代表汇报了所在院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习体会,并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针对学生代表的反馈情况和学科建设现状,参会专家就文献保护与修复高级人才培养的模式、文献保护与修复硕士生课程的模块设计、实践课程的实施方式与教学方案等议题展开热烈的座谈,在有关古籍保护一级学科建设思路、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经费扶持方式、标准化实验室建设、统一课程设计、统编教材等问题上提出了富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方案。

本次研究生论坛的举办为文献保护与修复方向的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学术研究平台,以及为本领域的研究者和专业人士交流的机会。有关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模式的研讨,对于国家“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的开展、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发展、古籍保护技术的研究以及高质量的古籍保护与修复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对党的十九大报告发出的“坚定文化自信”号召,以及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之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响应。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