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逸仙思源”师生学习十九大精神,总结暑期社会实践

稿件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作者:学生处 编辑:郝俊 发布日期:2017-11-02 阅读量:

10月29日上午,我校“逸仙思源,服务社会”优秀学生培养计划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交流会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隆重举行。

“逸仙思源”师生齐聚一堂,共同总结分享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心得感悟。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永庚公益基金办公室主任王灿,中山大学学生处副处长戴红晖、哲学系(珠海)直属党支部书记陈建存、中山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昌龄,校友导师谢东晖、陈晓方、徐骏辉,校内思源指导老师、教育发展基金会老师,在校一二三四期学员,以及前来学习观摩的中大学子,共计100余人参加活动。

总结交流会伊始,全体思源人集体高唱校歌。歌罢,戴红晖副处长致辞。她对中国光华基金会永庚公益基金、捐赠人朱伟人先生、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校友导师们一直以来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肯定了二三四期思源人的暑期实践收获,并向思源同学们提出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的要求和殷切期望。

接着,二三四期的思源学员代表分别回顾总结了暑期期间“国际视野”新加坡调研之行、“中国力量”沪宁杭调研之行和“本土情怀”山西灵丘之行,汇报了以城市建设、移动支付、“互联网+”、电商模式、企业品牌建设等为主题的调研报告,并分享了支教、调研与实践途中的思考与感悟。

国际视野:“腾龙踞虎狮城池,三载两城一源人”

二期学员孙梓青总结了二期学员在新加坡的实践体验;黄嘉树用详实的数据和科学的分析了新加坡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姚建林以克拉码头改造项目等为案例就城市活力重塑等方面分析了新加坡的城市建设状况。

中国力量:“海派风云几变换,龙腾虎跃数风流”

三期学员李锡祯总结了三期学员“中国力量之行”的思考与收获;孙淳楠对O2O在B2C、C2C、B2B、S2B中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前景进行了预测;丛施祺以长三角自主品牌企业建设为例,展示了对于中国自主品牌企业品牌辨识度建设问题的研究。

本土情怀:“脚踏黄土,面朝青山”

四期学员刘可欣以相册展现的形式总结了七天的支教之行,对支教的意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周丽以“看见”为主题,回顾支教过程中的一件件小事,也分享了她的感动与思考王泽源汇报了四期学员们的调研成果;李浩汇报了调研小组的调研成果——以“灵丘阿姨”项目为例分析“互联网+劳务输出”模式在欠发达地区的实践效果,分享了关于国家扶贫的思考,立志为国家扶贫助力。

美国之行:“多元文化,碰撞交融

三期学员刘年华分享了他作为思源学员代表参加2017展望新美国暑期实践活动中的见闻和感悟。他讲述了在美国交流过程接触到的许多的新观点、新思想,当不同的观点之间发生分歧的时候,应该学会去尝试接受对方的观点,而不是固执己见,先改变自己,再去改变世界。

各期思源人展示完毕后,谢东晖校友导师和陈建存书记与思源学员们分享了对暑期实践的心得,并且寄语思源人,期望思源人能继续用思想的力量去改变世界,争取在未来成为新时代的领袖人才。

最后,王灿女士总结发言。她高度肯定了逸仙思源人暑期实践的总结和收获,感谢中大各地校友的大力支持。她希望各期思源人要立足小事,细致行事,并期待有更多思源人站演讲台上展示领导力风采,为日后成为领袖人才打下基础。

学习十九大精神辅导报告

交流分享结束后,为继续加强各期思源人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政策精神的学习,还安排了一场十九大政策学习辅导报告。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文亮教授以“新时代 新思想 新精神”为主题,从十九大召开的重要背景与筹备、十九大会议的主题和亮点、十九大精神对中国与世界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详细讲解了十九大做出的两个重要判断,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二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思源学子在听取辅导报告后,纷纷表示对十九大举办的历史性意义和中国新时代的发展都有了更全面、更有深度的认识。在中国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下,锐意进取,谦逊自勉,致力于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总结,是为了让思想沉淀;停留,是为了将来走得更远。至此,2017年逸仙思源暑期社会实践总结会圆满结束,但这仅仅是思源人成长历程中的一个逗号,思源人并没有停下脚步,将继续秉承“受助,自助,助人”的理念,在实践中积累学识和智慧,逐渐成长为领袖人才,在未来回馈社会,服务社会。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