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国际关系学院教职工党支部在广州校区南校园院楼讲学厅召开全体党员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
与会党员认为,十九大报告提出了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的一系列新判断、新观点、新论述,令人耳目一新,需要我们今后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一是“新时代”,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这是我国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二是“新使命”,关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三是“新思想”,报告提出并全面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14个基本方略,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四是“新征程”,报告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即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与会党员根据各自的关注点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在经济方面,中国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过去重视经济发展速度,现在强调经济发展质量,这是一个重要转变。近年来国际社会“逆全球化”倾向明显,民粹主义势力在欧美抬头。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发出了充满正能量的中国声音。
在教育方面,十九大报告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为中国学者提供了重要机遇,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应该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出又红又专的人才,因此必须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大有可为。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应该以十九大报告精神为指导,引领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在生态方面,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将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作为相关研究领域学者,大家深受鼓舞。
在基本方略层面,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作为国际政治专业课程教师,在各种安全问题交织交汇的年代,处理安全问题,需要站高望远,总揽全局。
此外,十九大报告提到南海岛礁建设,展现了我国南海政策的自信和成就。报告还指出,坚持祖国统一,应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华侨华人研究学者而言,这个命题值得更加深入的研究。
党总支书记任虹同志在发言中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也是庄严的政治宣言。党和国家的事业正在开启新的征程,国际关系学院的发展必须与党和国家的事业同向同步同行,希望大家继续深入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胸怀大志、登高望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进一步做好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和服务国家及地方发展等工作,继续关心和支持学校和学院中心工作,为学院的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工作出谋划策,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担当精神,切实将十九大报告精神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