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晚,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在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的批示并讲话。会议表彰了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黄健教授荣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黄健教授荣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黄健教授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目前担任亚洲泌尿外科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从医四十年,黄健教授致力于泌尿外科腹腔镜微创技术的探索、开发与创新,重视泌尿外科平台的建设、技术的推广与人才的培养,具备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突出的社会工作能力。获评“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是对黄健教授四十年来倾注心血投身医疗事业的莫大肯定,诠释了一把微创“手术刀”的时代个性。
黄健教授与其团队进行病例讨论
据悉,本次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及“白求恩奖章”评选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的,旨在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发卫生计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动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本次评选表彰了全国卫生计生系统“白求恩奖章”获得者19名、先进集体251个、先进工作者698名、劳动模范58名。
附:黄健教授先进事迹
一.泌尿外科腹腔镜微创技术的探索、开发与创新
上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率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用开腹就能切除胆囊,给当时的外科界带来很大震动。为了能“第一手”接触到腹腔镜技术,黄健在1994年、2000年两次到国外进修,学习腹腔镜的基本技术,回国后开始自己探索腹腔镜手术,当时没有教科书,没有老师,开展每一种手术主要靠自己摸索,申请者先在动物进行实验,成功后再为病人手术。年复一年,黄健在开展腹腔镜技术的路上不断进取、持续创新,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1.在国内首先开展并改进了国际上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形成了标准的手术方法。系列研究是国际上病例数最多,随访时间最长一组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泌尿外科专业排名第一的杂志(European Urology. 2010, 58(3):422-429,IF:16.25);进一步进行了腹腔镜与开发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为泌尿外科医生采用腹腔镜手术作为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提供了理论依据(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842-849. IF: 6.18);为了克服腹腔镜下新膀胱尿道吻合难题,独创性设计了腹腔镜下膀胱尿道吻合器,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7 2 0053797.7);膀胱癌微创技术的系列研究获得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研发单孔腹腔镜手术器械、改进单孔腹腔镜手术方法。单孔腹腔镜手术能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疼痛,但单孔器械存在价格昂贵、操纵不方便等缺点。黄健自主研制出单孔腹腔镜套管装置(专利号:ZL 2010 2 0592461.X),价格便宜且手术操作更加灵活,使用该套管能完成泌尿外科几乎所有类型腹腔镜手术,打破了国外公司对我国腹腔镜手术套管的垄断,在30多家医院应用推广,为国家节省了数百万元。同时创建了经膀胱单孔腹腔镜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改良了单孔腹腔镜前列腺癌及膀胱癌根治术,初步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Endourology(2011,25(1):57-63,封面文章)、World Journal of Urology(2014;32(3):829-36)上,解除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术后的美容效果。
3.在国内首先开展泌尿外科3D腹腔镜手术并积极推动机器人手术的规范化发展。利用3D腹腔镜立体视野的特点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具有传统腹腔镜手术无法实现的优势,完成了泌尿外科各种腹腔镜手术,率先总结提出3D腹腔镜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要点,大力促进了微创新技术的推广(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3,34(10))。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机器人辅助保留膀胱前间隙的前列腺癌根治术,牵头成立了机器人腹腔镜膀胱根治术协作组,编写机器人腹腔镜手术的操作规范。
4.对尿石症微创技术进行创新与应用。在国内外率先探索了斜仰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针对常规俯卧位PCNL手术存在压迫心肺的安全隐患,提出斜仰卧位PCNL,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疗效,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Urol Res. 2011;39(6):467-75;针对PCNL建立工作通道时由于盲目穿刺容易出现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独创性研制出可视经皮肾扩张器及封闭套管(专利号:ZL 2011 2 0068465.2),并在临床应用,有利于安全地在基层医院开展此类手术;国内率先开展超微通道PCNL(UMP),有效减少了传统PCNL手术并发症,解决了儿童肾结石、PCNL术后残留平行盏结石和ESWL及软镜治疗失败肾结石的治疗。
二.泌尿外科人才的培养及技术的推广
1.建立培训基地,为我国泌尿外科培养微创人才。2005年建立了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授权的第一个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培训中心——华南泌尿外科微创技术培训中心,并成为卫生部内镜培训基地。2014年10月成为全国首批13家“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国际泌尿外科学会(SIU)认证培训中心;建立了一套包括理论授课、模拟箱训练、动物器官模型训练、模拟器训练、动物实验、录像演播和手术观摩的培训方法,并在全国推广;主办了2012年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等大型国际国内会议,并现场演示泌尿外科最复杂、难度最大的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在全国60多个三甲医院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运用推广;主编《微创泌尿外科学》及《泌尿外科微创技术标准化教程》,参编10余本微创领域专著及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外科学五年制本科教材。为培养全国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骨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注重研究生的培养。培养硕士20名、博士28名,现其中2名已成为院长、副院长,10多名成为教授及副教授;学生许可慰教授当选为广东省台湾工商联会副主席、十九大人大代表;学生林天歆教授担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并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
3.规范中国膀胱癌的诊断治疗。主编《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牵头建立了中国膀胱癌联盟,开展了我国膀胱癌现状调查,充分整合各大医学中心膀胱癌的资源,进行诸如“快速康复”等多中心临床研究, 提高中国膀胱癌的防治水平。
三.社会工作能力突出
1. 担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16年,创建了医院微创外科中心,协助建立了医院中心实验室,GCP中心,促进了医院医、教、研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2003年担任主管医疗副院长期间,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获得了全国抗击非典二等功。
2. 担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主任20年,泌尿外科由默默无闻的小科发展成为今天全国排名第六的强大科室。泌尿外科目前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医学重点学科,黄健教授目前担任亚洲泌尿外科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