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粤港澳高校联盟年会暨校长论坛在深圳举行

稿件来源: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作者: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供图:党委宣传部 香港中文大学 编辑:蔡珊珊 发布日期:2017-06-09 阅读量:

粤港澳高校联盟年会暨校长论坛于6月6日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举行。本次论坛以“把握国家与区域发展机遇-粤港澳高校联盟于大湾区建设的角色”为主题,聚集了约100位来自粤港澳高校联盟(下称联盟)成员院校的代表、中央和三地政府嘉宾,共商共议未来联盟的发展。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谭铁牛,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赵灵山,粤港澳高校联盟理事长、我校校长罗俊,粤港澳高校联盟副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粤港澳高校联盟副理事长、澳门大学校长赵伟,我校校长助理程焕文等出席了会议。

政府嘉宾以及粤港澳高校联盟26所成员院校代表在联盟年会聚首一堂

在开幕礼上,各位主礼嘉宾纷纷致辞,表示对联盟发展的全力支持。联盟理事长、我校校长罗俊在发言中指出,在目前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服务湾区建设应当成为联盟高校的重要责任。罗俊校长进而从中山大学在双一流建设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的思路和布局出发,提出对联盟参与和服务大湾区建设的一些设想和建议。罗俊校长指出,在共建重大科研创新平台方面,联盟要面向国家、区域以及国际学术发展的需求,建设国家高端智库、高水平研究基地以及科研创新平台;在共享人才培养的优势资源方面,建议联盟高校深化人才培养合作,定期开展师生交流互访项目等;在共进推动高校与政府间的创新融合方面,建议联盟高校针对国家重点布局的战略高新技术领域,设立重大科研专项,或以联盟名义共同出资设立高端国际学术论坛,定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科技成果展。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谭铁牛副主任在致辞中概述了大湾区未来的建设,并寄语联盟要发挥三地高校独特的优势,达成互动互助互惠,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中,担当好体制机制创新的引领者、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培养创新人才的蓄水池、促进民心相通的连接器、服务科学决策的思想库等重要角色,打造成有全球影响力、世界一流的高校联盟。

罗俊校长(前排左四)、程焕文校长助理(前排左三)与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代表签订粤港澳高校图书馆联盟合作协议

大会期间,粤港澳高校图书馆联盟正式成立并签署合作协议。粤港澳高校图书馆联盟由我校图书馆联同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澳门大学图书馆发起成立,以促进三地图书馆交流协作、资源共建共享为目标,合作范围包括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出版物交换、馆员交流与培训等。来自粤港澳成员院校的代表还共同探究了联盟院校在大湾区建设中深化教育的角色与作用。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文化教育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广东省教育厅、澳门特别行政区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等政府机构相关代表也出席了本次会议。

粤港澳高校联盟由我校率先倡议,联同香港中文大学及澳门大学共同发起,以整合优化粤港澳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培养三地高素质人才,提升三地科研创新合作,推动三地共同迈向知识型经济时代为宗旨。联盟于2016年11月在我校成立,体现了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学府在达致教研卓越、培育新一代及服务社会方面的精诚合作,推动三地协同发展。联盟成员包括广东省10所高校: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及汕头大学;香港地区9所院校: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及岭南大学;以及澳门7所院校:澳门大学、圣若瑟大学、旅游学院、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理工学院及澳门镜湖护理学院。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