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校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报告会

稿件来源:党委组织部 党委宣传部 作者:党委宣传部 编辑:郝俊 发布日期:2017-03-30 阅读量:

3月24日上午,按照学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工作部署,以及2017年学校中层领导人员轮训的学习教育安排,我校在广州校区南校园召开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报告会。报告会邀请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长征》总撰稿、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报告文学协会副会长王宏甲作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组织部部长古小红主持。广州校区各二级党组织副书记、校党群部门和附属医院党务系统的副处级领导人员近80人参加报告会。

王宏甲老师作报告(摄影 / 钟昊伦)

报告会上,王宏甲老师作了题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战争》的主题报告,他从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入手,通过系统深入地比较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源流、文明观和哲学观,全面阐述了坚持“四个自信”的重大意义。中华民族要有足够的自觉和自信弘扬中华文化,只有自身民族文化强大才能够赢得世界其他国家的尊重,在世界舞台上才能立足。

报告会现场(摄影 / 钟昊伦)

王宏甲老师认为西方文化把“以强汰弱”视为法则,争强凌弱的发展模式本身是与平等观念相悖的,依照这种模式,无疑是把各种人才绑架在永无休止的竞争战车上。征服意识和优胜劣汰意识是西方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意识。西方文化强调先进与落后,导向进取与淘汰。中国文化讲究“周乎万物、融会天下”,其精神实质追求的是和谐运转,强调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是一种催生的智慧。王宏甲老师在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时,指出资本主义重视强者、富豪,社会主义重视扶助穷人和弱者,认为最伟大的力量总是蕴藏在数不清的平凡生命中,中华民族之所以总能在危难时期挽起无数手臂,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正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人民观。新中国用政治的力量去反对强凌弱、富欺贫,这与中国古典智慧追求和谐是相通的,是通向真正平等的努力。可以说,选择社会主义,就是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努力,是光荣而艰巨的事业。

王宏甲老师指出,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自古有之,本为促进彼此文化交融和共同发展,而今却被有些国家和地区变为“战争”的武器。当前的文化战争十分激烈,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在研判形势、抓住机遇,探索符合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从而捍卫本国的文化主权、坚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维护并向外推广自己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在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锋深刻复杂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坚持文化自信,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古小红部长在总结讲话中表示,王宏甲老师的报告主题鲜明,视野开阔,是一场阐述精彩、表达生动的宣讲报告。当前学校在积极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王宏甲老师的报告对与会的党员干部,特别是从事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启发作用。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培训中,坚持严格要求,通过认真学习,达到提高理论与业务水平,促进实际工作的目的。

据悉,王宏甲老师于3月24日、3月25日晚,分别在广州校区东校园、珠海校区为我校学子作了题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战争》的主题报告,同学们反响热烈,获益良多。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