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简称“CAIA奖”)日前揭晓,中山大学测试中心、暨南大学理工学院物理学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申报的项目“表面分析技术在先进能源材料研究中的若干应用”荣获一等奖。测试中心陈建研究员为第一完成人。2016年12月9日,陈建研究员代表项目团队在北京参加了CAIA奖颁奖仪式。
陈建研究员代表项目团队在北京参加CAIA奖颁奖仪式
“CAIA奖”是分析测试领域唯一由国家科技部批准、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正式登记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受到我国分析测试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欢迎。该奖设立于1993年,每年评审一次,授予在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及新应用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贡献,创造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科技工作者和组织,并择优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奖励具有国际水平或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成果。
“表面分析技术在先进能源材料研究中的若干应用”项目图释
该项目成果联合扫描探针显微技术、拉曼光谱技术和光电子能谱技术等各种表面分析测试技术的新方法,以发展其在先进能源材料研究中的新应用,取得了系列原创成果,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Angew.Chem.Int.Edit.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并被世界各国研究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ientific Report、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引用并高度评价。该项目充分发挥现代表面分析测试技术的优势并进行深度研究,应用于先进能源材料领域并获得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项目共发表SCI论文32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6篇,被引用200余次。项目制定了2项国家标准,申请了2项发明专利。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实时研究,并从微米、纳米尺度上精确地建立分子构象、结晶动力学、催化、光电性能等的物理化学图像,并为先进能源材料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分析测试技术支撑。
我校测试中心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主要负责指导基于扫描探针技术的原位实时、微纳尺度的结构和光电特性表征技术的总体性设计和方案制定,通过制备可调谐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利用原位变温拉曼技术以及原位微区拉曼探针技术实施了拉曼光谱技术在先进能源材料中的具体应用,发展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光电子能谱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并通过多种联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了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等微观物理化学过程。作为学校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总监,陈建研究员和他的同事们在日常测试工作的基础上一直致力于现代科学仪器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开发并应用于物理、化学、材料、地质、环境、医学等学科科研工作中,近5年支撑学科发表SCI论文80余篇,作为主要起草人制定国家标准两项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TC201相关国际标准制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