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首部根据真人真事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微电影《初心》首映礼举行。广东省卫计委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党委办主任廖俐珍,广东省卫计委团委书记何惠泾,我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丽霞,校团委副书记肖力,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肿瘤防治中心党委副书记彭望清,我校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程瑜教授,以及来自相关单位的嘉宾、代表与观众等400余人参加了本次首映礼。
原创微电影《初心》
故事改编自肿瘤防治中心治疗后康复淋巴瘤患者阳大梅的真人真事:2011年,来自偏远山区的花季少女阳大梅突然被诊断患有晚期NK/T细胞恶性淋巴瘤,当地医院误诊误治,腹部肿瘤直径竟达20厘米,并伴有肠道穿孔、粪便流进腹腔、严重感染,高烧不退、生活无法自理,病情危在旦夕。在四处求医无望、家属无奈放弃的情况下,大梅悲痛、绝望,甚至一度想到了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幸运的是,在生命弥留之际,大梅的前男友在得知她的病情后甘愿留下来陪伴她,并带她来到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虽然不少会诊医生都认为大梅的病救治希望渺茫,婉拒了大梅的治疗要求,但中心内科的黄慧强教授团队仍然对大梅不抛弃、不放弃,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坚信通过全新的治疗措施,大梅的病依然能有获救的希望。大梅的故事感动了身边的医护人员、病友,医院帮她申请了救助基金、病友将自己的药物赠予、社会热心人士慷慨捐款……最终在黄慧强教授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精心治疗、悉心照料以及院内多学科的支持下,大梅成功接受了高风险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最终获得治愈和康复,创造了晚期NK/T细胞淋巴瘤治疗的奇迹。
康复后的大梅重新回到了贵州老家,身上还背着一个人工肠造口,外出打工不方便,靠自己开的小网店来维持生计。但单靠这微薄且不稳定的收入来源,连支付术后在当地医院的复检复查费用都困难。黄慧强教授在对大梅病情的回访中得知这样的窘境后,决定再帮帮她,便把大梅捉襟见肘的生活困境报告给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领导。中心领导班子对大梅的特殊情况十分重视,在院务会上作了专题讨论,决定免费为大梅施行人工肠道造口回纳修复手术,并于2014年4月由中心结直肠科万德森教授指导、丁培荣教授主刀,顺利完成了该项对阳大梅具有重要意义的手术。强烈化疗,骨髓移植,肠道手术……医护人员的妙手回春、爱心接力,最终使大梅从罹患重病的患者蜕变成完全康复的花季少女。为了鼓励大梅重拾信心,更好地回归社会,服务广大病友,在征得大梅同意后,肿瘤防治中心领导层特意安排她成为中心的一名导医志愿者。
肿瘤防治中心首部原创微电影《初心》首映礼现场
微电影时长33分钟,25名演员都是通过海选的医院职工,当年救助大梅的黄慧强教授及其团队更是本色出演。观众中的很多人是电影故事的亲历者。微电影播放完后,他们不仅被影片讲述的那段花季少女历经磨难、战胜病魔、创造生命奇迹的励志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更被电影展现的医护人员的大医精诚、无私大爱所深深鼓舞。
中大校友黄劲夫先生作词作曲创作了主题曲《守望初心》,并在首映礼现场演唱。故事原型黄慧强教授及阳大梅也现身现场,一起讲述背后的故事。我校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中山医学院医学人文教研室主任程瑜教授也亲临现场分享了自己的观影感受。
最后,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教授寄语中心成为一个真正能够去挑战世界医学难题、攻克难以治愈顽疾的世界一流肿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