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由附属六院和《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共同主办的“2016广州消化道疾病周”学术研讨会盛大举行

稿件来源:附属六院 作者:附属六院 编辑:彭楚裔 发布日期:2016-11-25 阅读量:

11月11日-13日,由附属六院和《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共同主办的“2016广州消化道疾病周”学术研讨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广州消化道疾病周”学术研讨会在此前已成功举办两届,共吸引了国内外近2000位代表参会。本次疾病周为第三届,共设一个主会场、五大分会场及全天手术演示,作为国内消化道领域最专业的学术会议之一,大会邀请到中外消化道疾病领域多个学科权威专家和医学名家近200人担任大会演讲嘉宾、主持人、手术示范专家,与会人员逾1200人,规模盛大。

大会同时还设有精彩病例讨论环节及年度优秀病例征选决赛,并邀请到多名欧美顶尖基础医学研究领域青年学者做主题报告。大会还与医学界、家庭医生在线等媒体合作,在业界、群众间进行传播,制作的官方微信页面、H5专题页面、专题网站点击逾万次。

12日上午8点半,本次大会主席之一、附属六院院长兰平教授宣布大会正式开幕。同样身为大会主席的汪建平教授致开幕词,他表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期待有更多原创的中国声音在本次大会乃至以后的临床工作上出现。接着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杜贤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还带来由附属六院主办的《中华炎症性肠病杂志》纸质版成功获得刊号的大好消息。国家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肖诗鹰也致辞,表达对消化道疾病领域发展盛况的盛赞!

图为大会现场

大会主席之一、附属六院院长兰平教授宣布开幕

青年人才论坛现场

与会学者观看精彩的手术直播

主会场上,妙语连珠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带来《HIM走进医学发展新时代》的精彩演讲,博得全场掌声。著名胃肠外科专家、推动国家结直肠肛门外科发展的引领者之一、附属六院汪建平教授就《外科临床医生应该重视临床研究》的主题进行了演讲,他对于目前国内肠癌的治疗现状和历程作了梳理,目前全球有1086项全球结直肠癌干预性临床研究,中国有110项,集中在广东、上海和北京。大阪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癌研中心特聘教授奥田准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蔡三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南京军区总医院普通外科主任李宁、美国克利夫兰医院炎症性肠病中心主任沈博都带来了精彩讲课,让大家受益匪浅。上消化道疾病分会场、结直肠肛门外科分会场、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深圳论坛中山六院分论坛暨广州消化道疾病周青年人才论坛、炎症性肠病专场等。现场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诺大的会场座无虚席。

作为国内胃肠道同行的专业沟通和交流平台,11月13日,“2016广州消化道疾病周”在精彩的手术直播中圆满落幕。全天共有10台手术演示,包括结直肠肛门疾病手术演示、胃及腹壁疝疾病手术演示两个会场,且全程网络直播,国内结直肠外科、胃肠外科、肛肠外科、腹壁外科学组主委、副主委级别的专家纷纷登台“献艺”,为两个会场400余名国内外专家、网络端数千名全国各地外科同行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手术盛宴,令人大开眼界。本次手术直播过程流畅、衔接紧密、准备充分,达到了大会预期效果。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