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暨中山大学成立92周年,我校“逸仙思源,服务社会”优秀学生培养计划(下称“思源计划”)师生于珠海校区举行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会。“逸仙思源”第一、二、三期学员(以下简称中大思源人)齐聚一堂,研讨中山精神、纪念中山先生、共庆校庆。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永庚公益基金办公室主任王灿,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思源计划”校友导师蒋红军,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漆小萍、旅游学院党委书记林俊洪、学生处副处长陈昌龄等领导出席研讨会,“逸仙思源”第一、二、三期学员及指导老师百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为开展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逸仙思源”学员自本学期初进行分组研究学习,认真听取导师意见及建议,完成相关学术论文、诗歌等三十余篇。当日上午,全体中大思源人齐唱中大校歌,为学校92周年献礼。接着以《英雄何名——敬献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原创诗歌朗诵拉开研讨会序幕,中大思源人围绕孙中山的活动事迹、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革命形象塑造及影响三大主题进行学术报告,内容涉及孙中山手创国立广东大学、规划广州建设、“三民主义”思想发微、《伦敦蒙难记》背景和意义等。通过广泛征引并挖掘史料、网络舆情分析,运用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式,“逸仙思源”学员对中山先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有了更为深切的理解和领悟,以为伟人手创的中山大学学子而骄傲。
下午,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逸仙思源”校友导师蒋红军做题为《20世纪初的建国方略竞争:孙中山与陈炯明》的专题报告。他通过对比分析两人建国方略,阐述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选择,指出“不忘初心”是对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勉励“逸仙思源”学员积极进取。
研讨会上,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永庚公益基金办公室主任王灿对“逸仙思源”学员筹办此次学术研讨会的自觉担当精神表示肯定。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漆小萍指出本次学术研讨会是对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山大学“十二字”人才培养方针、“思源计划”理念的充分彰显和实践。旅游学院党委书记林俊洪做精彩点评,充分肯定“逸仙思源”学生对于中山先生的缅怀之情,鼓励中大学子以“为社会兴、邦家光”为己任。学生处副处长陈昌龄带领中大思源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内容,并对本次学术研讨会予以点评指导,勉励“逸仙思源”学员学习继承中山先生宝贵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1月12日,“逸仙思源”还开展了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的系列活动,包括实地参观学习中山纪念公园、孙中山故居,追寻先生足迹,缅怀伟人风采;举行六校思源暑期实践交流会,与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思源学子交流2016暑期社会实践成果。
“逸仙思源”学生追寻孙中山先生足迹
我校“逸仙思源,服务社会”优秀学生培养计划于2014年正式启动,目前共有三期学员,每期从全校各院系优秀学生中挑选36人进行培养。项目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秉承“受助、自助、助人”的价值观,旨在培养青年的领导力、创新精神及国际视野,增强青年的服务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引导青年形成“饮水思源、服务社会”的自觉意识,真正成为“社会栋梁、世界桥梁”。项目培养内容主要包括在学期间的日常培养以及暑期实践两部分。暑期实践安排学生在大一暑期赴国内欠发达地区进行调研和实践活动,培养学员的“本土情怀”,增强社会责任观念;大二暑期赴国内快速发展地区,感悟“中国力量”,感受中国发展的日新月异;大三暑期赴境外地区开拓“国际视野”,以研修为载体放眼世界。在三年的培养计划中,学员受助于永庚公益基金、中山大学及各地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