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至9日,中文古籍整理与版本目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图书馆召开。中山大学副校长颜光美,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安平秋,中山大学校长助理、图书馆馆长程焕文,资讯管理学院院长龙乐思(Miguel Nunes),以及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美国、加拿大、日本等海内外专家学者共计160余人出席了会议。
开幕式上,颜光美副校长代表学校欢迎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介绍了中山大学的历史与发展情况,强调此次会议对于提升中山大学文献学、古籍整理与版本目录学的发展,促进海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朱强主任委员代表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和北京大学图书馆祝贺会议的召开,指出此次会议作为图书馆学界、版本目录学界、公私古籍收藏机构以及相关出版机构的合作交流平台的重要价值。龙乐思院长回顾了资讯管理学院与学校图书馆在中文古籍整理、修复与保护领域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的交流与合作情况,提出将进一步为图书馆古籍整理与保护工作提供支持。程焕文校长助理介绍了中山大学图书馆近年来在空间资源、文献资源建设,特别是在古籍整理、修复与保护方面的工作进展与成绩,指出在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图书馆传播知识与信息、传承文化与学术的使命是永恒不变的,应高度重视古籍整理、修复与保护工作。
颜光美副校长在开幕上讲话
会议主旨报告部分,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安平秋报告了我国当前古籍工作体系的构成与人才培养计划,强调了人才培养对于古籍收藏与保护、整理与研究、出版与规划等古籍工作的重要性,并就海外汉籍的定义、范围、流传与回归等问题做了具体阐述。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作了《保护古籍、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回顾与展望》的主旨演讲,就“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设立、成果、问题及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报告。
随后两天的会议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文古籍整理与版本鉴定,中文古籍善本书志及其编撰研究,中文古籍与特色历史文献数字典藏与数字人文研究,海外中文古籍的收藏、整理与利用,《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等议题报告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展开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会议闭幕式由中山大学图书馆特聘专家沈津作会议总结,程焕文校长助理致闭幕词。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还设立了“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容庚捐赠拓片撷珍”,“王德私人藏书展”,“赵俊杰私人藏书展”三个特藏展览。
此次会议为海内外中文古籍收藏与研究单位及个人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了中文古籍资源共建共享,促进了中文古籍整理、版本目录学、书志学、文献学等学科的学术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