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府参事、我校食品与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长刘昕教授,向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交的提案《关于对可能降低人类生殖能力的环境激素污染物应引起高度关注的提案》,抓住当前威胁人类生殖健康亟待解决的可能降低人类生殖能力的环境激素污染物的重大课题开展调研,提出从源头上遏制产生环境雌激素的发展环保型塑化剂、制定限制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标准及将环境激素有机污染物纳入环境监测目标化合物检测范围三项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高水平建设性建议。
近年全面实施二胎政策,发现不孕不育比例大幅度上升,不孕不育发病率由20年前的3%提高至12%,这种致使人类生殖能力降低的现象与土壤中环境激素污染日益严重的因果关系应引起高度关注。
近几个月来,刘昕教授接到相关部门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反复征求意见;九月下旬,正式收到工信部经商环境保护部、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对提案答复的函件。对提案中提出的建议,函件答复十分具体明确,其中包括在制订发展规划、示范应用重点、标准体系建立及环境保护监测监管等,逐项研究并作出具体安排和明确答复。函件中表示,各相关部门对提案中提出的“关于发展环保塑化剂产业链集群的建议”、“关于制定限制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管理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建议”及“关于加强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监测的建议”等三项建议全部釆纳。函件中提到,开发安全无毒的环保型塑化剂将成为“十三五”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完全赞同提案提出的对可能降低人类生殖能力的环境激素污染物应引起高度关注的建议。国家将在“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中加大对环保型塑化剂的政策支持力度。
近日,《中国食品报》记者对刘昕教授进行了跟踪访谈报道(《我国环保型塑化剂产业发展或将迎来春天》),中国食品报网、人民政协网等新闻媒体进行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