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华夏志·家国情——我校举行“黄江琴 二胡传奇”师生音乐会

稿件来源:校团委 作者:校团委 编辑:彭楚裔 发布日期:2016-11-07 阅读量:

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10月29日晚,由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中山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民革海珠区基层委员会共同主办的“黄江琴二胡传奇”师生音乐会在中山大学熊德龙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厅举行。当晚,广东省、广州市统战和宣传部门领导嘉宾及中山大学多位领导和教师们莅临现场。音乐会由著名胡琴演奏家黄江琴倾情演绎,中山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师张东晓担任总策划及艺术总监,青年指挥家臧四伟执棒。此外,中山大学民族乐团,南方歌舞团有限公司全力助阵,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荡气回肠的视听盛宴。

本次音乐会筹备历时半年,紧紧围绕“念一代国父,颂家国情怀”,所演奏的十一首曲目中,处处传达着二胡的独特韵律,时时诉说着国乐的人文精神。音乐会以知名二胡曲《光明行》开场,此曲是由我国“五四”时期优秀的民族器乐作曲家、教育家、革新家刘天华于1931年春创作的,它用激昂的旋律奏出对先贤躬行尽瘁的赞颂,对革命前途无比光明的自信。可与《梁祝》相媲美的大型二胡协奏曲《情殇》是黄江琴的代表作,由邓伟标先生创作,它在传统管弦乐的基础上运用完全自由的曲式结构,任情绪肆意流淌,使全场久久徜徉于西施的凄美爱情故事中,据了解此曲也是中国音乐史上少有的大型二胡协奏曲。

图为音乐会现场

脍炙人口的童谣《读书郎》点燃了全场昂扬活泼的气氛,乐声让人联想到:一群可爱的读书郎!少年强则国家强!乐曲传达出的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富有民族色彩的《花儿红变奏》用抑扬顿挫的旋律向大家讲述了一名驻守新疆唐古拉山的解放军边防战士,同当地一名美丽姑娘的甜蜜爱情。黄江琴认为艺术的永续活力在于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于是就有了展现多元创新面貌的《火--彩衣姑娘》、具有浓郁东北地方音乐特色的《江河水》、欢快明朗的齐奏《奔驰在千里草原》,这些曲目赢得了满堂喝彩。在创新的同时黄江琴还带观众重温了经典曲目《赛马》和民族交响乐组曲《乔家大院》等。音乐会在返场曲《祖国歌》中落下帷幕,此曲创作于1902年,系学堂乐歌代表作,曲风热烈,铿锵有力,处处洋溢着一种催人向上的蓬勃生命力。一首首曲目的完美演绎赢得现场光观众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现场观众被师生们的琴艺所感染,听一弓一弦时而欢快欣喜,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激昂饱满,时而刚柔并济。有的观众流下喜悦的眼泪,有的说真的太令人震撼了!有的观众甚至作诗来形容当时激动的心情:夜来相伴听胡声,醉若清风幌入眠;道似无情最有情,丝丝乐音动心间。观众们热烈的赞叹,使得二胡的民族感染力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国乐精神得到无与伦比的升华。

据悉,此次是黄江琴第一次与中山大学师生合作举办音乐会。黄江琴现为国家一级演奏员,著名胡琴演奏家,南方歌舞团副团长,广州市海珠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广州音乐协会理事,多次在国家级二胡比赛中荣获各项大奖。近年来,先后获邀担出访英国,法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和学术交流。为此次音乐会伴奏的中山大学民族乐团,成立于2003年。在中山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张东晓老师的带领下,以“传承民族乐韵、弘扬民族精粹”为宗旨,是一支具有岭南特色,集国乐培训、交流、表演与梯队建设的学生民族乐团,代表中山大学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远赴南北美洲、欧洲、澳洲和东南亚等地交流巡演。曾荣获国家级、省级艺术比赛奖项十余次。乐团每年定期举办《国风》民族音乐赏析音乐会和《广东音乐》等专场音乐会。十多年来,中山大学民族乐团逐渐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支中坚力量,也是展现高素质中大人形象的又一个重要窗口。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