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2016年“外国语言文学高层论坛:语言·文学·翻译”在我校外国语学院举办,来自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澳门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13所境内外著名高校的15名外国语言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了论坛。
2016年“外国语言文学高层论坛:语言·文学·翻译”召开
上午,我校外国语学院院长王东风教授致开幕词。他就师资队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科声誉等方面介绍了我校外国语学院学科的整体概况,梳理了我校外语学科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思路。他表示,欢迎学者们对学院学科建设提出宝贵意见,引荐人才,助力学院学科跨越式发展。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彭青龙教授作《外语学科内涵建设新路径》的专题报告,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外语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外语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开拓外语学科内涵建设新路径的有效途径。他强调,外语学科建设要更加注重加强师生交流和过程培养,同时做好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专题报告引发了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学者们表示,外语学科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将从以往的工具型学科向基础型学科发展;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正在经历一场培养模式和目标的变化——将从以往的外语技能训练向用外语建构知识体系、发展学术能力的模式转变。
下午,语言文学分论坛、翻译学分论坛分别举行。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曲卫国教授、我校外国语学院童庆生教授主持语言文学分论坛;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兼英语学院院长查明建教授主持翻译学分论坛。在分论坛上,与会学者们依次作了精彩的主题发言,主题主要涉及世界文学、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改革和翻译研究等方面。
今年以来,外国语学院以“十三五”规划和学科评估为契机,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引进人才,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加深国(境)内外知名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校外语学科的国内影响力和竞争力,外国语院已举办了翻译学高层论坛和外国语言文学高层论坛。今年10月至11月还将举办外国文学高层论坛,语言学高层论坛和德、法、日语言文学高层论坛三个高层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