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我校“逸仙思源,服务社会”优秀学生培养计划2016暑期社会实践总结交流会在南校区怀士堂举行。“逸仙思源”第一、二、三期学员(以下简称中大思源人)齐聚一堂,分享暑期实践活动心得体悟。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永庚公益基金办公室主任王灿,广东省科技厅处长梁勤儒,广州大学助理教授蒋红军,深创投集团红土创新基金市场销售部总监叶序炮,我校学生处及相关学院的领导出席活动,第一、二、三期思源人及指导老师参加活动。
大会上,学生处副处长陈昌龄表示,“逸仙思源,服务社会”优秀学生培养计划与我校人才培养目标高度一致,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路径和措施之一。
王灿对中大思源人的表现及2016年暑期实践的效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为该项目付出辛勤努力的工作人员表达了谢意。
“逸仙思源,服务社会”优秀学生培养计划2016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大会举行
第一、二、三期中大思源人分别回顾了“国际视野”新加坡调研之行、“中国力量”珠三角调研之行和“本土情怀”广东连州之行,汇报了有关教育制度、海绵城市、绿色建筑、慈善公益、乡村旅游、医疗卫生等主题报告,并展示了支教、调研与实践成果。二期学员还分享了关于公共意识和公共参与的“美国之行”的收获。中大思源人通过参观的各高新和传统企业典型代表为例,分析当代中国企业发展脉络、瓶颈和机遇,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据悉,我校“逸仙思源,服务社会”优秀学生培养计划于2014年正式启动,目前共有三期学员,每期从全校各院系优秀学生中挑选36人进行培养。项目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秉承“受助、自助、助人”的价值观,旨在培养青年的领导力、创新精神及国际视野,增强青年的服务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引导青年形成“饮水思源、服务社会”的自觉意识,真正成为“社会栋梁、世界桥梁”。项目培养内容主要包括在学期间的日常培养以及暑期实践两部分。暑期实践安排学生在大一暑期赴国内欠发达地区进行调研和实践活动,培养学员的“本土情怀”,增强社会责任观念;大二暑期赴国内快速发展地区,感悟“中国力量”,感受中国发展的日新月异;大三暑期赴境外地区开拓“国际视野”,以研修为载体放眼世界。在三年的培养计划中,学员受助于永庚公益基金、中山大学及各地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