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校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第七届联合行政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举行

稿件来源: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作者: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摄影:刘雷 黄爱成 编辑:蔡珊珊 发布日期:2016-06-21 阅读量:

6月20日,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第七届联合行政管理委员会珠海校区举行。会议由委员会主席、我校校长罗俊主持。出席会议的中方委员有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广东省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张祖林,我校副校长魏明海,学院中方院长王彪;法方委员有委员会副主席、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综合理工学院校长Brigitte Plateau,法国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Pierre Lemonde,法国南特国立矿业学院Anne Beauval校长,法国原子能与可替代能源委员会-国立核科学与技术学院Philippe Corréa校长,法国电力集团基金会主席Dominique Ganiage,学院法方院长Jean-Marie Bourgeois。此外,参加会议的还有法国阿海珐集团、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代表和专家。

会上,委员们听取了中、法两方院长关于2010-2016学年学院发展的总结汇报。此外,两位院长还向委员会做了2015-2016学年学生情况、教师引进情况、首批硕士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2017年招生计划、教学转移和教师培训计划、学院研发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中法双方2010-2016年度财务决算等情况的汇报,审议了学院下一年度的预科和工程师教学计划等工作报告。

委员们对学院运作六年来收获的丰硕成果表示高度赞赏,并对我院第一届硕士毕业生所取得的傲人成绩表示祝贺。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在我校珠海校区伍舜德学术交流中心学术报告厅举行。我校校长罗俊、法国驻华大使Maurice Gourdault-Montagne、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综合理工学院Brigitte Plateau校长以及教育部国际司前司长曹国兴在会上致辞。

罗俊校长致辞

罗俊校长对学院严格的工程师教育模式表示赞许,认为只有“严格要求”才是对学生最大的善待,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

Maurice Gourdault-Montagne大使致辞

Maurice Gourdault-Montagne大使向第一届硕士毕业生们表达了衷心的祝贺,对这届学生的高就业率赞不绝口,希望他们继续在法国和中国文化之间搭起文化的桥梁。

Brigitte Plateau校长致辞

Brigitte Plateau校长指出,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教授的不只是科技和土木工程,而是在这里进行建设,培养出可以应对未来核能挑战的人才,这也是中法核的意义所在。

前司长曹国兴致辞

特邀嘉宾前司长曹国兴回顾了过去十年一路筹备并创建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历程,在面对成长到今天的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他感慨万千,表示格外欣慰,并为学院感到无比的自豪。

典礼上,学院中法方院长为2016届硕士毕业生颁发核能工程师证书,罗俊校长、Brigitte Plateau校长等嘉宾为2016届优秀本科毕业生颁发奖励证书,并颁发2016届优秀硕士论文奖。

2016届优秀本科毕业生与2016届优秀硕士论文奖颁奖

作为学院第一届学生,2010级学生们刻苦努力,积极适应本土化的精英工程师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今年毕业的72名学生,绝大部分签约中国广核集团,另有3人签约法国电力集团、2人签约法国阿海珐集团,6人继续深造读博。

我校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是在教育部、广东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于2009年正式成立,并于2010年9月开始招生。经过六年的发展,学院已有在读学生500余人,在人才培养、研发和学科建设、创新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取得了迅猛发展和较大进步,初步建立了本土化的中法工程师教育模式、搭建起与法国核能企业和研发机构合作的高水平国际化科研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开拓了一条工科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新路。

2015年,学院成功获得了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的国际权威认证,标志着本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实力得到国际核能界肯定,同时也意味着由学院颁发的“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核能工程师证书”亦得到法国政府承认。学院承担了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及一批省部级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探索并最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民用核能专业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我国核能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示范。

包括联合行政管理委员会中法方委员在内的40多名嘉宾出席了典礼。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举行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