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5日,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余涛副教授应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邀请,参加广东省援疆前方指挥部主办的“喀什地区临床重点专科推进会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医疗中心建设高峰论坛”,并就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专科建设经验及进一步推进重点专科建设的设想进行专题发言。
此次临床重点专科推进会召开的主要目的是以国家和自治区深入推进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为契机,深入挖掘广东对口支持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经验和做法,突出重点专科援建和“刚柔并济”人才选派两个特点,将具有广东特色的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援建模式向对口“两县一师”医疗机构援建工作中延伸,实现地、县(团场)医疗机构“组团式”援助全覆盖,为喀什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保障。正在新疆喀什视察援疆工作的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同志专程来到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视察了急诊医学科、规培中心等广东省重点专科援建的临床专科,并来到推进会现场看望、慰问了广大干部和专家,并对医疗援疆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医疗援疆作为广东省民生援疆的头号工程,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把推动喀什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纳入了广东省援疆工作的重点,集中全省优质医疗资源,真心实意统筹谋划,尽心尽力重点推进,采用“组团”模式对口援建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20个重点专科。在广东省20余家三甲综合医院、73名援疆专家、119名“柔性”专家的倾力支持下,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实现了创三甲夙愿,确立了打造国家医疗中心的目标,围绕强三甲,打造了10个自治区级重点专科,建立了南疆医疗系统唯一的医学博士后工作站等,有力促进了该院传统优势学科、特色专科的建设发展,有力地提升喀什地区整体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图为朱小丹省长视察援建急诊科学科远程会诊中心
此次推进会遴选了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团队、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医学科团队、中山一院护理团队、省中医院中医团队、中山三院血液内科团队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团队等6个先进专家团队,代表全省近200名援疆专家,总结汇报此次医疗援疆的成果。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医学科余涛副教授和原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蔡映杰主管护师组成的急诊“柔性”援疆专家团队于2014年7月-10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执行援疆任务。在医院和科室的关心和支持下,结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实际和需求,成功将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成果应用于当地,制定学科建设目标和规划,优化科室布局装备和急救流程,搭建与国际接轨的急救技术教学平台,打造全新的急救团队,建立起现代化的急诊医学科学科。
该团队建立的美国心脏协会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喀什基地成为南疆地区首个国际认证的急救培训基地,急诊科医护人员全部完成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培训,喀地一院急诊科代表队在2014年和2015年举行的全疆第一、第二届急救技能大赛夺得团体第二名和第一名的好成绩。在随后多次重大医疗抢救和医疗应急救援行动中,急诊科团队也以优异的表现顺利完成各项急救任务。在黄子通教授课题组的大力支持下,余涛副教授为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搭建起远程急危重症远程会诊中心,实现两地急诊科间的远程会诊和远程教学常态化,持续保持高水准的专科援建,成为此次“柔性”专科医疗援疆的又一亮点。经过两地团队的不懈努力,成立不到两年的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顺利通过新疆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评审答辩,成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应急急救医学走在全疆前列。
孙逸仙纪念医院已经先后派出李国照、余涛、潘丽芬、卢淮武、郑澄宇等同志持续援助新疆喀什,此次推进会推荐孙逸仙纪念医院代表作专题发言,既是对孙逸仙纪念医院援疆专家卓有成效的援疆工作的充分肯定和表彰,也是孙逸仙纪念医院各临床专科建设成果和辐射能力的综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