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由我校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第三届“智·汇”广东省外国语言文学论坛在南校区举行。论坛特邀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及我校的知名学者担任评委。本届论坛共吸引了省内9所兄弟院校的近百名研究生投稿,经专家评审,其中15篇优秀论文获邀参加本届论坛的展示与评选。
15组参评的研究生选手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及广东财经大学。选手们从文学赏析、文化现象、语言学习以及语料库分析等角度切入,向现场师生展示其研究成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陈倩对作品Affinity进行了视角独到的分析,认为作者创造了一个普遍异化的世界;华南师范大学的陈泽如对教师教育行为、英语课堂焦虑与英语学习成绩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指出教师教育行为的重要性;我校李小萌用结构主义叙述学的理论分析了《苦炼》的叙述手段及其与主题创作的关系,并探讨了该作品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等等。15篇论文观点新颖独到,引发了现场师生的热烈讨论。
随后,我校外国语学院院长王东风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他指出,选手们的表现展现了我省高校研究生优秀的学术研究能力,希望研究生做学问要有“侵略性”,要坚持“日读一书”。他还表示,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平台让各兄弟院校的外语学习者进行学术交流,并殷切希望本论坛能够传承下去并越办越好。
本次论坛共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论文9篇,其他6篇论文获颁优胜奖。其中,一等奖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倩获得。
本届论坛由我校外国语学院主办,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会承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汕头大学文学院、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协办。经半年筹备,本届论坛得到省内兄弟院校外语院系的大力支持,为广东省外语学科研究生提供分享学习的平台,有效增进校际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促进广东省外语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