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与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文科楼召开《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2015-2016)》暨“2015-2016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成果发布会。中山大学副校长、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李善民教授出席成果发布会并致辞。
李善民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总体方案,要求对自贸试验区试点政策效果开展第三方独立评估。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作为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和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周年之际,组织编写了《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2015-2016)》和“2015-2016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报告,这一评估成果对于总结自贸试验区一周年的改革成效和指导下一步的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2015-2016)》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内容包括总论、专题、区域三个部分,详细探讨了中国自贸试验区设立的缘由、战略定位、主要任务、改革创新成效、面临问题及“十三五”时期制度创新方向,并重点对四个自贸试验区一年来的建设进展、改革成效与亮点、存在问题与改革方向等进行了分析。
李善民副校长接受新华网专访
“2015-2016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报告从贸易便利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金融管理与制度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等4个一级指标(涵盖14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测度了四个自贸试验区八大自贸片区的制度创新成效。结果显示,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战略目标总体上获得了成功,展现出了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不同片区在制度创新领域的快慢有别、重点各异,特色鲜明。
发布会结束后,李善民副校长接受了新华网专访,围绕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过程遇到的困难、突破领域以及广东自贸试验区在粤港澳深度合作、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蓝皮书和“制度创新指数”的发布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新华社、人民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社会科学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大公报等海内外主流媒体对发布会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