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医科生入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医学课程。听课、做笔记、背书、面对人体标本、操解剖刀……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近日,为调动医科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积极性和普及人体结构知识,中山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和中大青年联合会策划了“手绘解剖图大赛”,将人文元素融入到人体解剖学知识中来。
大赛共收集原创手绘图优秀作品60多幅,涉及写实类和漫画类两种作品。写实类作品真实、科学地反映出人体的正常结构,漫画类作品在写实的基础上再结合漫画夸张、推理、比拟、寓意等手法,反映了人体的结构内容。每一幅作品在展示人体结构的同时也阐述了生活医学、社会医学、伦理医学等知识的内涵和意义。
手绘解剖图片反映了我校医科生对人体结构知识的熟练掌握和对生命现象/特征的深刻领悟,也是同学们医学人文素质的综合体现。中山医学院专门在科技楼大堂展出解剖手绘图优秀作品,供全校师生鉴赏。部分精美作品将于近期在学校主页的“中大图志”版块推送。
附图:
(图一)
心脏是人身体中最重要的一个器官,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体积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血液从主动脉流出,由上下腔静脉流回心脏,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吸烟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的证据表明吸烟是产生心脏病的主要元凶。根据美国的统计,冠心病的死亡原因1/3来自吸烟,也就是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吸烟引起的冠心病、心肌梗塞。人吸烟时会吸入大量尼古丁,其中含有的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后就会对心血管、血脂及血液凝血功能等产生影响,可引起血液中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减少血小板的寿命,减少血液凝固时间,增加血液粘稠度,继而引发高血压病、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心源性猝死、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本作品以心脏为主题,以血管为眉毛,配以烟斗和黄色的鞋子,描绘出一个年老吸烟者,大腹便便,边吸烟边行走的形象。作品中心脏的主要血管均喷出灰黑色烟,表明吸烟心脏难以承受吸烟的负荷,使得烟雾喷薄而出,直接展现了吸烟对人体心血管的损伤作用。作者想借助这一形象的心脏,旨在唤起人们,尤其是吸烟者,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重视。有助于患者及时发现病因,及早预防,得到合适的治疗,防止心血管疾病对人们健康的伤害。
(图二)
人类的口腔是连接消化系统和外界环境的通道,它通过以牙齿、舌头等结构实现纳入食物、语音美观等功能。人的牙齿可能因为龋坏、牙周病、外伤等原因受伤甚至脱落或拔除,此时需要有一颗新的“牙齿”代替它的功能。在医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已经实现了用近圆柱形的钛金属种植体代替牙根,并在上面连接类似真牙的“牙冠”以替代缺失牙的技术。
图片展示了在人体口腔内“种植牙”的一个步骤。A、B为牙槽骨:A为硬度较大起包裹作用的皮质骨,B为支撑骨架结构的松质骨;C为牙龈,俗称“牙肉”;D是我们日常熟悉、使用着的天然牙齿。牙槽骨内有血管、神经和坚硬的骨结构,像泥土一样包裹、支持牙齿;牙龈覆盖在骨头上、包绕牙齿,类似落叶一样保护大树和泥土;而牙齿则行使口腔主要的功能。保护牙齿,不仅对口腔健康有直接意义,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全身健康都十分重要。图2为用牙科用钻按照一定方向钻出容纳种植体的孔道。图3展示了螺纹状种植体置入牙槽骨后的形式。
如果患者条件良好,就无需覆盖此螺丝,直接缝合(图5)。若患者骨头质和量都不够理想,或者有一定的基础疾病,可以将牙龈覆盖螺丝缝合(图4)。等待3个月,就可以进行制作牙冠的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