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人用人和对教师的管理要去行政化,去“官本位”,要强调学术关爱人才,要重视具有学术理念和科学情怀的学者。
●科研经费是用来资助和激励人才创新的,不能因为管理问题而束缚人才创新的积极性。
记者:今年两会提到国家各项发展要加快“创新驱动”,您有什么看法?
梁琦教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将引领中国未来的深刻变革,自然成为了全国“两会”的热词。而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居首,创新是中国发展的引擎。实施创新驱动的关键是人才战略。所以,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意见》中提出的五个基本原则是:坚持党管人才,服务发展大局,突出市场导向,体现分类施策,扩大人才开放。我们的经济社会要发展,必须形成这样的体制和机制,使人才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让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要纠正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防止简单套用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办法管理科研教学机构学术领导人员和专业人才。我想,这个《意见》对我们这类研究型高校的未来发展很重要,对我们这些在高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教师们来说是个大大利好的消息。
我认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靠的是人才。一流大学是科研教学机构,选人用人和对教师的管理要去行政化,去“官本位”,要强调学术关爱人才,要重视具有学术理念和科学情怀的学者。而且,一方面,每一位教师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另一方面,每一位教师自己也都是大大小小的人才,让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是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第一步。
记者:在2015年的广东省政协会议上,您提交了关于全面深化科研管理制度改革提案,也是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相关吧?
梁琦教授:是的,在今年1月23日广东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开幕式上,我获得优秀提案奖表彰。“关于加快实施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2015年胡春华书记亲自督办的“一号提案”。在胡春华书记督办提案会上,我做了8分钟的发言,汇报了当下科研经费管理中的不合理性,具体对广东科研经费管理提了建设性意见,当场得到领导的重视,果然,我们广东省自己的科研经费管理今年就做了很大改进。
全国的科研经费管理怎么改进,《意见》第十条指明了方向:科研经费管理必须符合人才创新规律。我认为重要的还是管住两端:一是要把科研经费要给那些真正做研究的人,要给对人,管好“进口”。二是科研成果严格把关,管好“出口”。至于中间过程中经费如何用,实则是个“黑箱”,管理成本很高,只要不违法乱纪,不要太具体。太具体管理成本倍增,得不偿失,因为管理成本太高会大大降低社会经济效率。诸如出租车票每张后面要写明始点和终点还要说明来由,这不浪费时间和精力吗?你是宁愿科研人员满脑子思索科学问题还是想一张出租车票如何记下来由?一次打出租车不能超过80元(昨天在某省听到的),那赶飞机咋办?中途下车一次?工作餐只能30元倒也可以理解,但还要指定饭店这不就匪夷所思了?那不是制造垄断吗?
总之,科研经费是用来资助和激励人才创新的,不能因为管理问题而束缚人才创新的积极性。
梁琦教授简介:现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国家留学基金评委,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管理科学部和地球科学部(地理学科)两部),国家教育部部级奖“蒲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评奖专家团成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空间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城市与区域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等。
第十一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