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第五届中山大学全国大学生口述史成果交流赛决赛圆满落幕

稿件来源:历史学系 作者:历史学系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6-01-14 阅读量:

1月9日,由我校历史学系、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山大学全国大学生口述史成果交流赛决赛于广州校区南校园举行。大赛决赛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左玉河担任评委会主席,华南农业大学历史系倪根金教授,我校历史学系吴义雄教授、赵立彬教授,谷小水副教授担任评委。我校历史学系副主任何文平教授、副主任江滢河教授、党委副书记任虹,以及参赛队伍的多位指导教师作为受邀嘉宾出席了本次决赛。

吴义雄主任致开幕辞

在开幕致辞中,吴义雄回顾了我校承办全国大学生口述史成果交流赛的缘起及以往四届比赛的特点,对口述史成果交流赛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期望,并呼吁大家为口述史的发展共同努力。

本次交流赛以“国家·社会·个人:二十世纪的中国梦”为主题,初赛共收到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近三十支参赛队伍的口述史成果作品,参赛选手近两百人。作品聚焦于二十世纪不同群体、个人的“中国梦”,通过考察调研、口述访谈,收集了大量而丰富的故事、形成多样的文本材料,再现了二十世纪历史变迁的各种细节与影响。经过大赛组委会严格的初审筛选,最终来自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9所高校的共10支队伍脱颖而出,入围决赛。

参赛队伍成员进行现场展示

决赛中,10支队伍表现各有千秋,展示的内容更是精彩纷呈,既具有各地的地域特色,又能以生动的口述史故事体现二十世纪历史变迁中“中国梦”的魅力。在答辩环节中,评委们就参赛作品的史学严谨性、学术贡献性、项目前景与未来走向等提出了问题,选手们应答自如、妙语连珠,获得了评委的认可,博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在比赛过程中,观众与参赛选手也进行了热烈的现场互动与交流。

展示答辩结束后,左玉河研究员对本次决赛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全国大学生口述史成果交流赛的意义,并逐个对参赛作品作出了中肯的点评,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大家分享了口述史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关键要点。他表示,要追求历史的真实,讲述真实的历史。

左玉河研究员作总结发言

经过评委会的认真讨论和严格评审,本次决赛共评选出一等奖1名,由南京大学代表队获得;二等奖3名,获得者分别是华南农业大学代表队、四川大学代表队、扬州大学代表队;三等奖6名,获得者分别是中山大学代表队、首都师范大学代表队、河南大学代表队、广西师范大学代表队,以及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的两支队伍。

下午,左玉河研究员做了题为“多维度推进的中国口述历史”的学术讲座,与参赛选手及历史学系师生进行深入交流。

赛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队员参观了我校校园,在交流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友谊。

口述历史作为学术研究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在时代的潮流中越来越展现出魅力。20世纪以来,口述史方法及其研究成果,对近现代史学科的发展建设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逐渐发展成历史学的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分支。我校历史学系十分重视并积极倡导口述史的研究和教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口述史交流平台。迄今,中山大学全国大学生口述史成果交流赛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比赛共吸引了一百多支来自全国十多个省份的高校队伍。该项赛事是我校顶尖课外学术竞赛,旨在丰富历史学科学生学术交流形式,打造全国高水平学生课外学术竞赛平台,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是将大学生专业竞赛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探索,既富有学术性,也具有很强的参与度,得到了学界众多国内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