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山大学全球卫生研究中心举办全球卫生珠江论坛暨中心成立仪式

稿件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作者:顾菁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5-12-28 阅读量:

12月18日,由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中山大学全球卫生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和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主办的全球卫生珠江论坛暨中心成立仪式在南校区学人馆举行。中国医院协会会长、卫生部原副部长黄洁夫,我校副校长余敏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凌文华等出席活动,来自国内外全球卫生研究和卫生政策、体系研究领域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活动。

黄洁夫部长(右二)、余敏斌副校长(左二)、郝元涛主任(左一)及徐东副主任(右一)为中心剪彩

在开幕致辞中,余敏斌代表学校对论坛的开幕及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中心常务副主任徐东对中心的文化、组织构架、研究和人员进行了介绍;黄洁夫对中心年轻的研究团队提出了殷切期望,并希望中心在中国的全球卫生研究中发挥作用。开幕式由我校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中心主任郝元涛主持。

随后举行了中心成立仪式,黄洁夫、余敏斌、郝元涛及徐东为中心剪彩;余敏斌代表学校向黄洁夫及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颁发了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书;郝元涛、徐东为中心双聘人员和兼职人员颁发了机构聘书。

论坛现场

论坛的主题为“全球卫生视野下的实施科学与中国医疗卫生改革”,共包括五个学术专场,每个学术专场均由相应领域的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发表主题演讲,由多位讨论者进行点评,并进行全场讨论。与会学者就全球卫生研究的定义、实施科学与中国卫生政策研究、全球卫生视野下的中国卫生改革、全球卫生研究发展、建立持续跨机构及跨政府学术伙伴关系等进行讨论。主题讲者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全球卫生系主任JudithWasserheit、牛津大学卫生政策与经济学教授Winnie YIP、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伦敦卫生和热带病医药校院副校长Anne Mills。其中,JudithWasserheit认为,全球卫生研究的定义应是全面提升全人类的健康质量,介绍了目前全球性跨国健康的问题及决定因素,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Winnie YIP从实施科学与政策实施研究的差别入手,对中国卫生环境的瓶颈及机会进行了论述,强调了中国在全球健康的重要作用;刘国恩介绍了中国卫生改革的现状、问题及展望,以及在全球卫生视野下中国肩负的重要使命;Anne Mills介绍了建立全球卫生研究集团的必要性,在综合不同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卫生研究的发展。论坛中,来自国内外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实施科学的方法解决全球面临的健康问题,以及如何从全球卫生的视角来探讨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改革,从而促进中国全球卫生研究的发展。

此次论坛加深了参会的全球卫生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全球卫生领域的信息交流,探索了各个机构之间发展的特色和战略定位,也提升了新成立的研究机构的国内外影响力。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