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全国高校校友工作第22次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稿件来源:教育发展与校友事务办公室 作者:教育发展与校友事务办公室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5-12-18 阅读量:

12月10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主办、我校校友总会承办的全国高校校友工作第22次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康凯、办公室主任沙玉梅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260所高校的360余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的校友工作。开幕式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秘书长、浙江大学校长助理张美凤主持。

康凯秘书长致辞

康凯在致辞中指出,今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要着重围绕“学术立会、服务兴会、规范办会”三个方面开展工作,要将学术活动作为今后分会开展工作的主要内容,要为参会的各会员高校提供更好的服务,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举办会议。他还就校友分会工作的制度、规范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李萍副书记致辞

我校党委副书记、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李萍代表学校致辞。她阐述了校友与人才培养的关系,认为校友工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应当主动融入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她表示,校友工作对现代大学建设非常重要,应着力全方位培育一流的校友文化。校友工作应以情感为纽带,注重长期沟通、联系。大学与校友有着天然的学术精神传承的关系,有着不可割裂的情感纽带。校友工作应紧随时代、国家发展的步伐。

罗建红副校长致辞

全国高校校友工作研究分会会长单位代表、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建红教授表示,近几年中国高校校友工作蓬勃发展,相信在大家不断努力下,高校校友工作一定会朝着更加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方向不断完善与发展。

大会宣读了2015年26家新入会高校的名单,并通报了2015年的财务收支情况。

大会专题报告现场

随后进入大会第二阶段的专题报告环节,李萍做了《大学与校友》的专题报告;我校国家级教学名师、校友工作志愿者、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黄天骥做了《我所理解的中大文化》的报告。该环节由我校校友总会秘书长李汉荣主持。

李萍结合自己十多年分管校友工作的经历与感悟,论述了校友与母校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并以中山大学校友工作品牌活动为例,介绍了中山大学校友工作取得的有益探索和丰硕成果。

黄天骥以生动、形象的讲述,概括了有鲜明岭南文化色彩的中大文化特点:敢于饮“头啖汤”、人情味和大草坪精神。

下午,进行了大会的第三阶段,五所高校校友会的负责人做了专题报告,分享了各自工作的特色和创新。该环节由清华大学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主持。五个专题报告分别是:复旦大学的《复旦校友小额捐赠创新模式探索》、西安交通大学的《以信息工作为切入点做好校友工作》、天津大学的《以校庆为契机,提升校友工作总体效果》、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助力母校发展,共创世界一流大学》、四川大学的《校友与捐赠》。

此次会议工作案例丰富,各高校同仁进行了充分交流。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此次会议了解、学习到的会议精神和工作分享传递给本校同事,为进一步做好校友工作打好基础。

此外,12月9日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2015年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举行。会议讨论通过了研究分会第22次研讨会会议议程,审议通过了高校校友工作机构的入会申请、2015年的财务收支情况以及研究分会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