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康保成:从中大课堂到《百家讲坛》

稿件来源:官方微信iSYSU 作者:吴湘 李延欣 编辑:黄爱成 发布日期:2015-10-13 阅读量:

2015年10月10日,随着央视科教频道《戏里戏外说历史》之《揭秘杨家将》的开播,中大中文系康保成教授在《百家讲坛》做节目的消息,已在同学们中间传开。

“杨延昭明明不是排行老六,为什么他叫‘杨六郎’?”

“《长生殿》中和杨贵妃争宠的梅妃为何史籍没有记载?”

“《宋史 杨业传》没有佘太君,那她的故事是怎样出现在《杨家将》等传统戏曲中的?”

千百年来,历史题材戏曲承担着向民众普及历史知识的作用,然而戏曲不是历史,脸谱不是真相。传统戏曲中的历史故事与历史真相到底有几分相似?史书中简单的线索又是如何被充实成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的?这一连串的问题,康保成将会在央视百家讲坛中陆续进行解读。

从课堂到讲坛

2015年春节后,康保成教授应邀到百家讲坛栏目录制《戏里戏外说历史》,到8月,共录制完18期节目,其中《揭秘杨家将》8期、《长生殿》4期、《赵氏孤儿》6期。虽然戏曲是康保成的主要研究方向,但是录制过程,并不轻松。

录制大厅里,没有观众,能看到的仅是讲坛前方漆黑之中的那个时钟。这对于习惯了在课堂和学生互动的康保成来说,是很陌生的。“太过拘束,不能放开,”每一期节目,栏目组都会严格把关,主讲人的时间也会被算得十分精准,“在学校里上课,下课铃响了,可以说到哪算哪,可是在节目中不行。”

康保成对《戏里戏外说历史》节目里所挑选的戏曲都有深厚的学术研究积累,但是要将他几十万字的学术著作浓缩成每期大约8000字的讲稿,并择其要点,面向参差不齐的广大受众进行讲述,是一次十分艰难的转换。

显然,从课堂到《百家讲坛》要经历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 “大学课堂上讲《赵氏孤儿》不会说那么多故事情节的,说理论会多一些。”康保成表示,最开始录制时,对这种角色转换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看最早录制的几期,自己也很不满意。不过,或许是他对节目要求很高,18期节目,康保成都是一次性过的。

和以往参加《百家讲坛》的学者遇到的困惑一样,从课堂到讲坛也要面临很多压力,这种压力主要不是来自讲座本身。康保成在答应要去《百家讲坛》之前,曾仔细考虑过 “学者是否要参与到学术普及中来”这个问题,“在当下中国,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两种以上的声音,我做好了应对各种评论的心理准备”。

走出书斋,做有趣味的学术

康保成在《百家讲坛》所讲的内容均取自他本人的研究成果。例如,他曾发表考证《杨家将》相关人物、故事的历史真实性的学术论文,而《长生殿》系列节目就是源于他的著作《长生殿笺注》。

康保成希望通过电视节目的传播,使“学术成果通俗化、接地气”。优秀的学术成果往往是在学术圈内具有影响力,却难以触及社会大众的层面。在学界,“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是一条古训,由此,但凡学者从事学术成果通俗化的工作,将“庙堂”之学引向“江湖”,都会遭来不小的非议,所以愿意顶住这些非议来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少之又少。

“学术普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俗并不是低俗,普及也应当注重准确性,要守住学术规范。科研做得好的老师,未必讲课讲得好,深入浅出是很高的要求。”对于康保成而言,录制这样一档节目其实也是一次挑战。科研追求优秀之余,也应当走出书斋,吸取一些活泼的养分,并与民众多交流,用康保成的话说,就是要“做有趣味的学术”。

《百家讲坛》自开播以来一直以历史讲解为主,体现了公众对历史故事的热爱。因此,康保成的节目既与自身学术研究紧密相连,又能契合观众“翻历史案”的兴致,可以说是在学术的纯粹性与大众文化所要求的通俗性之间取得了平衡。此外,在公共讲坛中释读《长生殿》等经典戏曲作品,也有益于传承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遗研究和传承推广也正是康保成的学术兴趣与关注所在。

戏剧中的虚虚实实

康保成一直关注戏剧与历史的关系,也想通过《百家讲坛》,尽可能为观众消除误解,这也是学术普及的另一个目的。“比如我们熟悉的‘一骑红尘妃子笑’,可是在唐朝,考虑到运输条件和保鲜措施,杨贵妃真的能吃上荔枝吗?还有,杨贵妃真的叫杨玉环吗?”康保成认为,有些误解的消除可能只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更重要的是提醒观众要学会反思“常识”。

尽可能还原历史真实,但究竟什么才是真实呢?由于史官的时代局限,甚至仅是因为有限文本不足以收纳浩如烟海的历史细节,传统正史告诉我们的往往只是史实的冰山一角,这就给智慧的国人在戏曲中留下了绝大的艺术加工空间。“例如《赵氏孤儿》的故事,不同的作品对程婴的妻子有不同的处理,这些虚构又反映了什么?”康保成说,“有时候虚构更符合本质真实”。

观众们看戏、看历史剧,可以得到一些历史知识,但也要分清哪些是以虚构为主的戏、哪些是历史,善于辨别和反思,进而从历史中获取经验教训。“《长生殿》中也讲安史之乱,但安史之乱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我希望经由一部戏曲的讲解,可以引发观众更深的思考。”

无论是《揭秘杨家将》、《长生殿》还是《赵氏孤儿》,康保成在《百家讲坛》中都讲得意犹未尽。和《百家讲坛》的栏目理念一样,康保成认为,比起说故事本身,更重要的是鼓励大家多阅读、多思考。如果《戏里戏外说历史》播出后,能够传递出这样一种观念,节目的价值也就得到了实现。

【节目预告】

听着故事读历史,透过脸谱寻真相,戏里戏外,奥秘无穷。

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保成先生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戏里戏外说历史》之《揭秘杨家将》、《长生殿》、《赵氏孤儿》。

独播频道:CCTV-10

播出时间:10月10日起

首播时间:每天11:42

重播时间:当日23:27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