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20日,由我校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主办、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办的中山大学化学实验竞赛举办。该竞赛是我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实验教学的延伸,也是化学类本科生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之一。
本次大赛通过精心设置实验理论笔试竞赛、开幕式、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实验室安全介绍、实验操作竞赛及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等环节,潜移默化地将化学实验要义融入各个竞赛环节,旨在推动学生对化学实验技能的正确理解和掌握,重视学生科研潜质的开发。同时,通过竞赛活动检验实验教学效果,发现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推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发展,以全面促进化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开幕式上,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古小红致辞
20日上午,竞赛开幕式在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丰盛堂举行。学院党委书记古小红、副书记郭燕、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陈六平等及参赛学生们约60人参加了开幕式。
古小红在致辞中对大赛筹备组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对同学们积极参赛的热情予以赞扬。她指出,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而做实验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希望同学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实验过程中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严谨对待,并祝愿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争取取得好成绩。
陈六平讲解了本次实验竞赛规则及实验安全事项。他特别提醒同学们,实验前要看清楚实验药品和仪器的标签,注意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细节,保护自己,不要贪图方便引发安全隐患,遇到安全问题要及时报告;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仪器进行清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与卫生。陈六平希望,同学们沉着、冷静、细致、淡定、有条理,能够快乐实验,欣赏实验,创新实验,享受实验。
参赛学生代表李晓宇发表感言。他讲到,实验对于化学专业学生的意义,并代表全体参赛同学保证将在竞赛中安全实验,秉承严谨求实的精神,认真对待本次竞赛活动,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水平。
参赛学生在专心致志地观察实验
开幕式介绍后,54名参赛者进行了抽签,他们是通过9月17日举行的实验理论笔试竞赛而获得参加实验操作考试资格的选手,经过抽签,被分为无机实验、有机实验和分析实验三个组,开始进行实验操作竞赛。本次竞赛中,无机实验组重点考察无机物的合成及产品分析;有机实验组结合生活实际,考察合成驱蚊剂的主要成分,学以致用;分析实验组考察对镁、铝两种常见金属元素的分析。三大考题考察的是学生的基本操作和实验综合能力,以及对实验思想的总体把握与经验积累。
竞赛场上,同学们根据两年的基础实验操作学习,认真检查仪器、查看试剂、审题、分析、制定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考试操作。参赛学生展现了中大化院学子沉着、冷静、严谨、细致的专业素质。经过角逐,此次竞赛有6名学生获得一等奖,12名学生获得二等奖,24名学生获得三等奖。
20日下午,中山大学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在丰盛堂举行。我校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陈敬德,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曾锋、副书记郭燕,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陈六平、副主任许先芳,石建新、李厚金等教师,以及参赛学生参加了仪式。
陈敬德表达了对参与此次竞赛组织工作的学院领导和老师的感谢,并对获奖同学表示祝贺。他指出,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作为化学人,一双灵巧的手是在各种实验中训练出来的。他强调,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在实验人才培养方面责无旁贷,愿意为大家做好服务工作。
陈六平表扬了三个实验组同学的表现,希望同学们从实践中找出平时学习的不足之处,能从这次竞赛中学会坚持做一件事,要有始有终,认真思考如何能做到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和家国情怀。同时,他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陈敬德、曾锋分别为一等奖、二等奖获得者颁发了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