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肿瘤防治中心食管癌研究团队集体亮相世界食管疾病大会

稿件来源:附属肿瘤医院 作者:肿瘤防治中心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5-09-23 阅读量:

8月31—9月3日,第十三届世界食管疾病大会(The 13th OESO World Congress)于欧洲摩纳哥(Monaco)Grimaldi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我校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团队有10篇论文以大会发言的形式被录用。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学者既往会议的发言次数总共未超过10次。

世界食管疾病大会是由世界食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举办,是食管疾病领域中最权威而历史悠久的国际性会议之一。中国作为世界食管肿瘤的第一高发地区,我国学者却鲜有在OESO会议中分享研究成果。据悉,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从生理到病理,从基础到临床,全方位、多学科地探索食管疾病。会议共收录166篇大会发言论文,而中国大陆地区则有31篇大会发言论文被收录,我校肿瘤防治中心被收录的会议发言论文即占中国学者发言论文总数的30%,实现了我校肿瘤防治中心乃至中国食管癌研究的历史突破,体现了我校肿瘤防治中心食管癌研究进步之巨大,并已获得国际同行的肯定。

我校肿瘤防治中心参加第十三届世界食管疾病大会全体成员合影

会上,肿瘤防治中心研究团队的大会发言涉及外科、病理、超声、基础医学及内镜等多个学科。傅剑华教授代表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在OESO大会发言3项研究,包括脉管浸润在食管鳞癌分期的应用价值探讨,是该课题组针对第7版国际食管鳞癌TNM分期的系列研究之一,有望成为新版TNM分期修订的参考证据;通过罕见肿瘤的治疗经验总结,为食管小细胞癌的综合治疗决策提供佐证;在国际会议上首次报道中国地区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的长期疗效,获得国际同行的关注。林鹏教授、王欣教授、谭子辉博士分别就食管鳞癌外科治疗的不同临床要点进行深入探讨,向国际同行展示肿瘤防治中心规范化外科治疗的研究成果。其中,王欣在大会上汇报食管癌En-Bloc(大块)切除术后的长期疗效,这是自1987年北美胸外科Skinner教授提出En-Bloc切除概念以来,为数不多报道以较少手术并发症取得良好生存获益的观察性研究,将为食管癌根治手术的规范化操作提供最实用的参考。另外,本届大会特别邀请王欣作为Surgery Section(外科分场)的会议主持(Chairman)。杨弘副教授针对目前食管癌淋巴结清扫的治疗困境,进行富有创新性的探讨。通过胸腔镜手术暴露,将术中超声探头直接触及胸部喉返神经区域软组织,结合超声技术对淋巴结诊断的高准确率并巧妙避开肺部气体的干扰,实现术中对胸部喉返神经淋巴结的准确诊断。有望为选择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推动食管癌外科的“精准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文静博士在大会发言了2项研究,即以食管鳞癌的预后分型以及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预测为出发点,分别探讨食管鳞癌上皮-间质化分子表型以及MIRNA芯片表达谱在食管鳞癌中的预后、预测价值,向国际同行展示了肿瘤防治中心食管癌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罗孔嘉博士代表肿瘤防治中心内镜研究团队(包括徐国良教授、单宏波及胡祎副教授)在大会上汇报了近年肿瘤防治中心开展早期食管癌内镜手术治疗情况。该研究将经内镜食管粘膜下剥离术(ESD)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TTE)进行对照研究,分析两者在围术期以及长期疗效的优劣。这是在国际同行中首次报道内镜ESD治疗在早期食管鳞癌取得与开胸手术类似生存获益的结果。该会议发言获得OESO现任主席George Triadafilopoulos教授及本届大会共同主席Myung-Gyu Choi教授的好评,称赞肿瘤防治中心食管内镜治疗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参会成员以出色的研究成果及积极向上的态度亮相本次国际盛会,切实提高了肿瘤防治中心的专科声誉,将促进肿瘤防治中心食管癌研究事业进一步的发展。肿瘤防治中心食管癌研究全面发展,取得历史突破,离不开该中心食管癌首席专家、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戎铁华教授以及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所长傅剑华教授的关心与支持。

附:我校肿瘤防治中心研究团队在第十三届世界食管疾病大会发言的研究汇总情况

第一作者

论文题目

研究领域

傅剑华

Ident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Lymphovascular Invasion as a Prognostic and Staging Factor in Node-negative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病理分期

傅剑华

Prognostic Factors and Management in Primary Esophageal Small Cell Carcinoma

综合治疗

傅剑华

(黄清源)

Comparison of Survival between Minimally Invasive and Open Esophagectomy: A Propensity-Matched Analysis

外科治疗

林鹏

Prognostic Risk Factors of Early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Single-Institute Ten-year Experience

外科治疗

王欣

(刘乾文)

Clinical outcome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for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reated with radical esophagectomy

外科治疗

杨弘

Intraoperative ultrasonography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oracic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lymph nodes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外科治疗

文静

Metastatic lymph nodes’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phenotypes are distinct from primary tumors’ and associated with patient prognosis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基础研究

文静

MIRNA expression analysis of pretreatment biopsies predicts the pathological response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o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基础研究

罗孔嘉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Versus Transthoracic Esophagectomy for Superficial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内镜治疗

谭子辉

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Number of Negative Lymph Nodes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 after Tri-incisional Esophagectomy

外科治疗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