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校上海校友会和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校友会主办的题为“加强校企合作,提升药物研发水平”校友论坛在上海举办。本次论坛以药物研发为重点,共同探讨对国家药物研发的思考、前景及经验,旨在加强校友之间、校友与学院之间的联系,搭建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争取校企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推动学院和校友交流与合作向广度与深度拓展。
论坛现场,校企之间、校友企业之间进行沟通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药学院名誉院长陈新滋,校长助理陈绍彬,离退休处处长、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校友会常务理事吴京洪,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古小红,校友总会副秘书长孔晓慧,药学院副院长吴传斌,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主任邱立勤、教授万一千、佘志刚,我校湖南校友会会长、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63级校友程不吾,我校河南校友会会长、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77级校友朱诚身,我校上海校友会会长、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87级校友虞明东,以及来自北京、天津、广州、上海、海南等地的校友代表参加了本届论坛。
陈绍彬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思路,感谢校友们的支持,充分肯定了举办此次论坛的意义。
在主题报告环节,陈新滋作了题为《低毒性抗癌药物的追寻》的专题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抗癌药物研发的情况以及前沿进展及趋势。吴传斌,华海(美国)国际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78级校友胡江滨,广州帝奇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81级校友刘锋分别作了题为《浅谈高端药物制剂技术产业化》、《打造中国医药企业制剂出口平台》、《药物制剂的开发和产业化》的主题发言,探讨了新药物评审政策、管理和法规等变化对整个产业链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的影响,特别是对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药物制剂企业应加强技术产业化管理,同时通过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形成制剂平台模式,在国外打造中国制剂平台和企业联盟。海口奇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62级校友韩宇东通过4个案例生动介绍了企业从做仿制药到自主研发新药的历程和经验,提出高等学校要很好实现科技转化,必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研究导向,和企业密切合作,才能加快应用研究的步伐,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北京绿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新疆红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77级校友魏建华作了题为《废弃物有着广阔的可利用价值空间》主题发言,介绍企业的发展理念,通过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番茄皮、籽中提取天然番茄红素,在萃取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和化学试剂,因此很好的保留了番茄的天然精华,成为健康保健品的宠儿;通过对废弃棉杆的加工,做成牛羊饲料再利用。他指出,循环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革新与升级的关键,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废弃物也有广阔的利用价值空间,企业发展要考虑保护环境。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党委书记、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79级校友孙大海作了题为《搭建生物医药公共平台,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题发言,介绍了研究院作为国家建立的生物医药公共平台的情况,平台可以为创业的校友、大学生提供很好的条件和服务,欢迎学校老师、药物研发同仁入驻,共同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广州医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84级校友李楚源作了题为《互联网+医药产业的思考》主题发言,指出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邱立勤介绍了应用化学系老师的研究方向,期望和校友们有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星辰产学研平台(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00级校友曾晨光,广州瑞麟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02级校友王勇分别在会上介绍了产学研平台的情况、创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构想。
在自由交流环节,参会人员积极发言,有校友提出需求,希望得到学校老师的支持。校友们表示,活动受益匪浅,今后要继续组织此类活动。
本次论坛是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校友会围绕“搭建平台、服务校友、共享资源、共谋发展”的发展目标,根据学院校友行业特点,分类开展深入交流、为校友提供服务的一次新尝试。论坛得到上海校友会的鼎力支持,并特别感谢学院上海校友分会、新疆红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医药集团对论坛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