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综合新闻

附属第三医院转化医学建设取得新突破

崇雨田教授、庄诗美教授团队在The Lancet Oncolog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稿件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作者:附属第三医院 编辑:刘嘉 发布日期:2015-08-05 阅读量:

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崇雨田教授研究团队联合肝脏病医院实验室双聘教授庄诗美教授研究团队,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为第一完成单位,通过对1416例血清检测,建立了有利于肝癌早期预警的分类器,该分类器可以比目前的诊断措施提前1年预警肝癌的发生。该项研究成果于2015年7月正式发表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The Lancet Oncology(IF=24.69),充分显示了其创新性及重要的临床意义。与此同时,The Lancet Oncology同期对该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这一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中,发现组合的血清MicroRNA分类器不仅可区分健康人、肝癌患者及肝癌高风险者,还可以对高风险人群的早期肝癌提前预警。研究表明血清中的miR-29a、miR-29c、miR-133a、miR-143、miR-145、miR-192、miR-505均在肝癌患者中明显升高,将这7种MicroRNAs组成分类器来预测肝癌的发生,比AFP有更高的灵敏度。更重要的是,这种分类器可以更灵敏的预测小肝癌及早期肝癌的发生,并可用于检测AFP阴性肝癌患者。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该分类器可以比目前的诊断措施提前1年预警肝癌的发生。此外,该检测方法简便易行且花费不高,有利于临床实践的应用及推广。该研究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项目,2011CB811305)、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2011, 2012ZX10002004, 2012ZX10004-902)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440205)资助。

崇雨田教授多年来的工作重点为终末期肝病尤其肝衰竭的内科综合治疗研究及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临床系列研究工作,在重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病例的抢救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其团队长期以来从事乙型肝炎随访队列的研究,拥有资料完整的随访队列患者2000余例数据,为开展乙型肝炎患者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庄诗美教授是我校生命科学大学院教授、附属三院肝脏病医院实验室双聘教授,长期从事肿瘤发病机制及细胞信号传导领域的研究工作。

两个基础实验研究团队与临床应用团队之间通过密切合作,通过检测新的生物标记物,为肝癌早期诊断提供坚实的实验依据,推动了“从实验台到床边”的过渡。合作研究既利用了各自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资源,共同致力解决人类健康相关问题,同时进一步推动了科研成果的产出。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